
以停不下来的节奏,美国在退群之路上继续暴走。19日,美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言不合就退群,美国这种抬脚走人式的任性和孤家寡人式的蛮横,不仅严重冲击国际多边合作体制,也在不断拉低自身的国家信用。长期以来,美国屡屡以保护人权为借口,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在人权领域奉行双重标准。此次“退群”让美国再难招摇其“人权卫士”大旗,再次证明了人权议题在华盛顿的工具性质。美国一再标榜的所谓“尊重国际准则”,因其“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粗暴方式,越发沦为一纸空谈。[点击详细]
美国此次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既掺杂有历史的因素,也交织着现实的原因。在2006年人权理事会成立之初,小布什政府就以敌视以色列为由拒绝加入,直至2009年奥巴马任总统时美国才正式加入。最近,美国在边境地区采取的移民拘押政策以及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行动引起人权理事会的严厉批评,加之博尔顿、蓬佩奥等强硬派的上台,这些因素最终触发美国“退群”。如果从特朗普政府宏观的外交政策看,此举是美国重回“孤立主义”重要一步,但如果从当前国际人权舆论的大环境看,此举却是“西强我弱”国际人权舆论格局发生悄然变化的又一例证。[点击详细]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 美各界反对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6月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他宣布,美国将停止落实不具有约束力的《巴黎协定》。他认为,这一协定导致美国工人失去工作、工资降低,美国的经济因此受到损害。[点击详细]
2017年10月12日: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干事表遗憾
美国国务院2017年10月12日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项决定将于2018年12月31日生效,此后美国将寻求以永久观察国身份参与该组织事务。《纽约时报》评论称,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美国对联合国机构批评的一次升级。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副主任亚伦·米勒批评称,这是美国政府政策严重不稳定的表现。[点击详细]
特朗普政府19日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后,联合国人权事务机构负责人表示,对美方这一决定感到失望。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侯赛因表示,他对美方此举并不感到惊讶,但是十分失望。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沃伊斯拉夫·苏克发表声明,强调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重要性。此外,欧盟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发表声明,对美方此举感到失望,重申欧盟支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有效和高效运作,并继续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及其他联合国机构。[点击详细]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沃伊斯拉夫·苏克20日在日内瓦表示,人权理事会将按照有关程序尽快选举新成员,以替代声称要退出人权理事会的美国。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8次会议上,苏克说,一旦收到美国方面有关退出人权理事会的正式通知,人权理事会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启动有关选举替代成员的程序。[点击详细]
据俄新社20日报道,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对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表评论称,华盛顿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是厚颜无耻的。“这是一个联合国机构,和整个联合国机制一样,旨在服务所有成员国,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点击详细]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毕晓普20日在一份声明中对美国的决定表示“失望”。毕晓普说,澳大利亚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同美国有很多共同的关切。澳大利亚强烈希望美国依旧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员。澳大利亚将继续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就人权问题进行建设性合作。墨西哥外交部20日发布公告说,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决定,并不能免除美国兑现推动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委内瑞拉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称这是美国对国际多边主义的“藐视”。[点击详细]
2016年10月28日,中国等14个国家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中国当选为人权理事会成员将有利于该理事会在世界各地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伟大事业。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并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中国政府支持人权理事会以公正、客观和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加强不同文明、文化和宗教间的建设性对话与合作。[点击详细]
2009年5月,第63届联大首次选举美国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美国本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7年至2019年。早在小布什当政时期,美国就曾以“人权理事会充满以色列的敌人”为由,对其抵制3年,直到2009年奥巴马当政才重回该组织。而在奥巴马时期,其政府也曾通过投票时否决、中途退场或削减经费等方式表达不满。到特朗普上任后,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逐渐朝着糟糕的方向迈进,更是在最近达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2018年6月19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