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君拥:引领我国科技人权的研究和传播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视频 > 微视频 >

肖君拥:引领我国科技人权的研究和传播
2021-01-28 11:17:39   来源:中国人权网   作者:

  2020年12月,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批准成立。新基地成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这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相关内容的重要举措。

  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分三批在有关高校累计设立14家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些基地的设立旨在推进并加强人权理论研究、教育培训、资政建言、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更好服务于中国人权事业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一、中心介绍

  【同期】


  肖君拥: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是2020年3月经学校党委研究批准,在2008年成立了(的)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院人权法研究所基础上加以扩充改建的。北京理工大学成立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的宗旨,在于推进加强人权理论研究、教育培训、资政建言、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权事业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心主任是由我国著名的法理学学者齐延平教授担任,杨成铭教授和我本人担任副主任。学校十分重视中心的建设,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包丽颖教授和副校长魏一鸣教授担任本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感谢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在本次能够进入国家第三批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对此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是校设组织,紧扣聚焦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动态,开展科技人权研究、科技人权咨询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人权国家智库和国际交流平台,成为科技人权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基地、咨询基地、合作交流基地。

  我中心现有24位教授、副教授和12位中青年学者,在站博士后8名。已形成了齐延平教授、李寿平教授、杨成铭教授、韩君玲教授、曾粤兴教授、肖君拥教授、洪延青研究员等领衔的高水平研究团队。现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北京理工大学有四位教授荣膺理事,齐延平、肖君拥、杨成铭、曾粤兴。齐延平教授还是(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人权杂志编委,阵容较为庞大,力量较为齐整,形成了较好的结构、梯队,大家为了我国的人权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的共同理想,走到了一起。

  二、发展规划

  【同期】


  肖君拥:人权研究中心将依托学科交叉优势、平台发展优势、国际化战略优势,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将积极打造国家级人权高端智库,培养人权专业高端人才,为国家人权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行稳致远。

  第一步,我们将做好机构本身的建设。近期我们要建好中心的办公场所和图书资料库,建好中心的网站,加强宣传,扎扎实实做好中心的党建工作。

  第二步,做好本机构的年度计划和未来5-15年中长期建设规划。

  第三步,我们将分头推进在科技人权研究、科技人权教育、科技人权培训等项目的实施。

  三、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对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意义

  【同期】


  肖君拥:第一、服务党和国家各项战略方略,积极关注国际科技人权研究动态,发挥前沿理论研究优势,为中央决策提供智库信息和决策参考服务。

  第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校内,我们主张新工科和新文科加强深度融合,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科技伦理、科技人权理念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文明力量;在社会教育方面,我们会积极响应军队、国防科工企业和信息化行业、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培训需求,对领导干部和一线同志开展人权教育培训。

  第三、引领我国科技人权的研究和传播。我们计划以本机构为依托,协同有关高校组建全国理工高校人权教育联盟,一体推进人权的意识、人权理念、人权文化、人权制度进课堂、进教材。

  第四、引领国际科技人权研究,利用好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总主席的便利,与该机构科技伦理机构合作,成立国际科技人权研究和促进机制,推动国际科学界有关科技伦理、科技人权的研究和交流,推进人权文化融入科技群体全覆盖、融入科技环节全覆盖,推动科技成果自由平等共享,推动科技向善。我们相信这样也会大大增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话语权。


上一视频:龚向和:在完善国家人权发展战略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下一视频:交互对话:特别代表关于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