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三):商海逐浪人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视频 > 国内 >

香港故事(三):商海逐浪人
2017-06-29 09:53:08   来源:央视网   作者:

  中环是香港的金融中心,在中环的这些摩天大楼里活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精英们,其中有很多来自于中国内地。他们在这里打拼事业,也在这里追逐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其实不仅是金融行业,香港回归祖国这20年里,内地和香港的日益融合,不仅让两地的人才找到更大的舞台,也让他们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国两制”的一国之利,两制之便。

  香港中银大厦聚集了很多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在这里,由李山担任首席执行官的丝路金融有限公司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他们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为“一带一路”优质项目提供资金和财务顾问方面的服务。

  李山告诉记者:“这么多的钱,这么大的资源,一定要调动全世界的来搞这个东西。香港最大的地利它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从我一个小小的公司你就会看到香港这样的特点,因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它才真正能够实现国际化。”

  就在李山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融资而奔波的时候,在距离香港100多公里的广东东莞,香港某钟表公司的梁伟浩也在加班加点,筹备制作一款专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而设计的手表。

  1949年,梁伟浩在香港出生,他的家族在香港一直经营钟表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上世纪80年代末,梁伟浩进入内地,在广东东莞投资建厂。他说:“我们也看出中英谈判已经落实了,1997年回归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对在内地的发展有更大的信心,好多企业工厂都把工厂搬到了内地,劳动力比香港便宜很多,政府给我们政策也很宽松。”

  梁伟浩把工厂搬到内地的这一年,来自四川省威远县的农村孩子李山正在清华大学苦读。因为成绩优异,毕业后李山被公派出国留学,并于1993年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留在华尔街工作。海外金融行业的待遇很优厚,但在李山的内心深处,学成之后报效祖国,始终是他的一个愿望。

  20年前的7月1日香港回归,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一天,梁伟浩与李山都在香港亲历了这一历史时刻。梁伟浩在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亲眼目睹了那一历史时刻,心中充满了自豪。同在香港的李山,那一晚,内心也很不平静。他说:“香港回归了,作为我个人,我们这些留学生怎么去回归呢?当天晚上就在维多利亚海湾放焰火,我们一帮留学生搞金融的,就在这个海边丽思卡尔顿酒店,顶楼给租下来了,我自己特意为这一天做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穿上,一个是庆祝香港的回归,也期待着我们自己个人的回归。”

  亲身经历回归的夜晚,促使梁伟浩和李山都做出了人生中重要的决定。梁伟浩决定把工作重心更多地从香港转向内地,李山则决定把工作重心从海外转到香港。

  但对李山来说,他的回归之路并不顺畅。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各种阴差阳错,他辗转内地、欧美等地工作,当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香港时,这座东方明珠刚刚经历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残酷洗礼。

  在香港金融业最繁荣时做出了赴港工作的决定,真正归来时却已是香港金融业最困难的阶段。但即使如此,依然没有打消李山回国工作的决心。他先在美国一家著名金融公司担任中国区的投资银行负责人,一年后,又受到中国银行的邀请,担任了中银国际CEO。

  根据内地与香港签署的CEPA协议,在当时,对香港金融业的最大扶持就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因为有着“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成为很多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热门之地。

  从1997年到2005年,是李山与香港工作交集最为密切的8年。回首往事,李山赫然发现,他已在香港见证了中国经济改革中一段重要的历史。他说:“当时我参与(上市)的有中石油、中石化,有联通、有中国电信,这些企业不光从海外融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这些企业和机构的发展,更重要的他们建立了国际化的、市场化的治理机制,这些公司很多都变成世界500强的企业了。”

  与李山在香港亲身经历这座金融中心波澜起伏的经历不同,赴内地发展的梁伟浩波澜不惊地度过了自己的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内地并不明显。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大背景则为梁伟浩的合资钟表厂提供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当时,内地的劳动力成本比香港低很多,地方政府欢迎香港企业家到内地投资建厂,还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梁伟浩不再满足于贴牌代工,他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进发,成立了研发部门,给客人提供更好的产品。

  根据 CEPA协议,香港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跨境贸易的手续简化了,梁伟浩的钟表企业也因此获得红利,拓展业务更加容易了。

  但是,躲过了1998年的金融风波,梁伟浩并没能躲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时中国的经济与全球深度融合,欧美国家的经济状况也波及到了广东东莞。“从2008年金融风暴以后,2009年非常惨,大家非常困难,当时我们减了40%的人员,我叫他们先回家,给他10块钱一天的吃饭,有饭吃才有生活。”梁伟浩告诉记者。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深化改革措施,广东也进入了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阶段。近几年,政府还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为企业经营管理简化手续、加强服务。梁伟浩说,国家政府也提议,促动他们转型升级,整个环境改善以后,他们的业务发展很快,有双位数的增长。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梁伟浩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014年7月1日,经过长时间的谈判,《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终于开始实施,这个《协议》不仅扩大了双方贸易产品的零关税比例,还为双方钟表等领域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机制。2016年,梁伟浩在瑞士开了一个自己的小型工厂,把一部分生产工序转到瑞士生产。

  搭乘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快车,梁伟浩和他的企业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梁伟浩的企业接到了一张创意奇特的订单,一家瑞士钟表公司设计了一款新型可穿戴手表,表盘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经业内人士推荐,这家公司找到了梁伟浩。梁伟浩说:“花了4个月的时间把整块手表,整个系列做出来给他,到现在这个客人也全部交给我们做,这个也是我们的专利。我们最近几年可以说是瑞士产品是发展非常快的,我们的业务量从过去的三年里面,每年都有三倍增长的。”

  2014年,同样为“一带一路”倡议而着迷的李山投资成立了丝路金融有限公司。凭借过去积累的人脉,他向一些国际著名的金融界人士发出邀请。李山说:“我去找了一个英国的投资银行家,他以前是高盛亚洲投资银行的一把手,是我以前的老板,我就跟他讲‘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他就找了牛津大学的一个历史学教授,跟他探讨这个问题。他说我跟牛津的教授讨论了,认为中国这个‘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符合时代需求的,是大有前途的,因此我决定加入你,我自己掏钱加入你。”

  为了丝路金融有限公司的发展,已经离开香港数年的李山再次回到香港,他把新公司设在香港中银大厦53楼。窗外就是美丽的维多利亚港,那是当年香港回归时,他穿着中山装,欣赏回归焰火的地方。

  “我本来觉得我是一个过客,通过这儿回到祖国去,但是命运又把我两次带回了香港。我觉得香港给我提供了最好的,服务于国家,也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李山说。

  在香港采访的时候,很多人常常会兴致勃勃地提到沪港通、深港通、大湾区等等,国家不断推出的这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和惠港政策,不仅会加快香港与国家共同发展的步伐,让香港的明天更美好,也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新的机遇。


上一视频:香港故事(二):两地一家亲
下一视频:深圳广州地铁开通女士优先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