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文章 > 2021年—2025年 >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2022-08-12 09:55:1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董振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把造福人民和人类解放作为价值追求,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政党,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余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在于人民幸福,也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这一核心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评判标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那么,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应该是以人民利益为标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共产党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里的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等是人民美好生活客观效果的价值显现。可以说,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利益的直接现实呈现与反映,与人民利益标准是一致的,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关切,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标尺。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判断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着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益,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政治立场、政治要求,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将党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我们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宝。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协调好各种重大利益关系。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应该看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利益问题上,既不能漠视眼前利益,又不能不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既不能小视每个人的具体利益,又不能不顾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只有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才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在长远的利益。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就要统筹兼顾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长久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大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当下的重要体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无比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没有亿万人民的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建设者也是人民群众,我们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作者:董振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上一篇: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坚持”
下一篇: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