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到优”健全民生保障制度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文章 > 2016年—2020年 >
“从有到优”健全民生保障制度

2020-10-27 10:4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志明
  原标题:“从有到优”健全民生保障制度

  【回望“十三五” 建言“十四五”】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各项民生保障事业进展顺利、成就巨大,“十三五”规划中有关民生福祉的七项目标任务即将完成:一是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年均增长8.76%,超过“十三五”规划预期的6.5%的年均增速。二是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接近“十三五”规划设定的到2020年达到10.8年的约束性目标。三是2016年-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378万人,已经提前完成2016年-2020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的既定预期性目标。四是2016年-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实现。五是2019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6754万人,参保率超过90%,提前实现到2020年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0%的预期性目标。六是2016年-2019年全国城镇棚户区改造开工累计2157万套,基本可以确保实现到2020年累计改造2000万套的约束性指标。七是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2015年的76.34岁提高将近1岁,接近完成到2020年相比2015年提高1岁的预期性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应在以有补缺、实现缺项漏项“从无到有”的同时,着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实现总体“从有到优”。

  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十四五”时期,应充分发挥民生第一、就业优先的制度优越性,不断完善就业制度,用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取代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促进更充分就业方面,以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完善作为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主要手段的就业优先政策;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职业生涯全周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以及就业援助制度,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实行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稳住就业基本面、兜住就业安全网。在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方面,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更加重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进一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应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发展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继续加大财政经费倾斜力度,着力补齐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以学校硬件条件改善和软实力提升为抓手,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抓住信息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点,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一方面,应紧紧围绕促进公平性和增强可持续性两个目标,在继续扩大制度覆盖范围的同时,通过新建部分制度扩大风险保障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优化相关制度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化解老年失能照护风险;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养老保险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促进实现稳定脱贫的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持续优化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

  进一步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十四五”时期,应紧紧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保障水平。重点任务包括:针对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生命全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优先领域,强化干预,提供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全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领域实现协同改革、整体推进,通过释放医改红利,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心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作者:李志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上一篇:扩大对外开放层次 打造新疆国际竞争新优势
下一篇:“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抓重点领域 强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