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提升国民健康信息素养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文章 > 2016年—2020年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提升国民健康信息素养

2020-02-26 09:48:10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陈娟
  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举国上下,在抗击这场抗“疫”大战中,不仅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全力投入防治,也需要每一个民众做好自我防护。
 
  做好疫情防护对民众的健康素养提出了要求。健康素养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即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二是能力层面,即健康信息素养,其含义是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其中,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的核心,是促进健康素养的关键因素,能够极大地提高民众的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掌握相关的健康信息,而掌握信息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多种类型,就重大传染病疫情而言,仅最近十年来全球就发生过非典、猪流感、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更不用说历史上的黑死病、霍乱、天花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我们不可能掌握这么多的健康知识,只有当这些事件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时候,才有关注的需求。尤其是有些疾患,比如此次引发肺炎疫情的新冠病毒,是人类之前从未发现的新型病毒,它有哪些传播特征、危害性有多大、传播的渠道有哪些、应该如何防护等,都是伴随着疫情的爆发,科研人员的研究逐步深入而逐渐为公众所了解的。在疫情没有发生之时,我们也不可能具备这方面的健康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紧迫性、突发性的特征,需要民众迅速做出响应。这个时候,获取健康信息,并能够理解、利用这些信息的能力即健康信息素养,会使我们在面对任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都可以迅速获得更多的疾病防治知识,从而增强自身的防护。
 
  其次,互联网所塑造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具备甄别、理解、评价和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新媒体一方面为人们学习健康知识与了解健康信息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新途径、新模式,带来了更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使用户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源不明、真假难辨、以讹传讹、谣言丛生等诸多问题。以这次肺炎疫情为例,单是如何杀死病毒,自媒体上甚至出现了喝酒、香薰、风油精、电吹风、热水澡等多种方式。如何对信息源和信息质量进行鉴定和判断?这时,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从而利用信息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以应对疫情就尤为重要。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健康信息素养,很容易迷失在海量的信息里,会轻信流言、谣言和迷信。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核辐射在中国引发的“抢盐事件”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所以,良好的健康信息素养会提升鉴别评价信息的能力,从而在新媒体时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有效的应对,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伤害”。提高民众的健康信息素养,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在理念上要提高对健康信息素养重要作用的认识,意识到在信息社会健康信息素养对于提升公众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的促进因素,是干预健康素养的关键点,是健康素养的核心。在早期欧美的健康素养提升中,因其更重视知识层面的推进,忽略了能力层面的改善,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如预防保健服务的低利用率、自身健康状况低知晓度、疾病自我管理知识匮乏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健康素养的促进和效果。2003年,美国医学图书馆学会将“信息”的概念注入到健康素养当中,并在其后的实践中付诸实施,收效甚大。我们要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走出只注重提升健康知识的窠臼,把重点引向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和信息能力的培育。
 
  其次,由国家卫健委牵头,成立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健康信息与支持服务网络,以保证民众在获取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所需要的技能方面获得支持。健康信息由于涉及到专业性的知识,同时又关涉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健康,权威性尤其重要。在此次疫情当中,很多自媒体经常假借备受民众信任的钟南山院士之言传播信息以增加可信度,这说明老百姓需求的还是权威性的健康信息。尤其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的权威信息提供是消除疑虑减少恐慌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国家级健康信息与支持服务网络的建立,除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指挥,还可以主要集聚以下三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国家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人员,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二是与传统媒体和社区媒体合作,迅速、准确地向公众提供知晓、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途径和现实举措;三是协调和发挥各省、市、区的疾控机构的作用,因为疾控机构是与疫情发布密不可分的政府部门,且风险监测与信息管理是各级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应急必备能力之一,具体包括重大事件信息预警及发布、各类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等。在连接以上主体参与的基础上,还可通过这一平台,为民众提供健康信息素养在线课程,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以各种形式向公众提供信息支持的服务,提高民众的健康信息素养。
 
  最后,通过学校、社区、乡村联动,加强教育以提升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体系是影响公众健康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通过全方位联动开展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是最具普惠性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预防措施。具体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
 
  一是学校教育。可以把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在中小学直至大学开设健康信息素养选修课程,定期邀请疾控机构、医院等有关专家进校园举办知识讲座。同时,每学年可组织师生进行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演练。
 
  二是社区教育。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生活的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教育可通过与高校、疾控机构等单位协作,定期在社区举办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另外,建立社区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将日常型健康信息科普与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信息发布、辟谣等结合,以全面提升居民的健康信息素养。
 
  三是乡村教育。中国城乡差别巨大,所拥有的资源差异也比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发展地区、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让农村居民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教育、进而提升其健康信息素养。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王玲宁;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娟)

上一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下一篇:汪习根: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