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文章 > 2016年—2020年 >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2018-08-06 09:06:55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李楠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就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新的历史节点,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而高校是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生力军,自当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实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第一,加强国家系列政策引导。就目前高校参与脱贫攻坚战的现状来看,一些高校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扶贫形式趋于单一,成果收效也不尽显著。为了加强国家系列政策的引领,激发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应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参照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的总体目标,对高校开展脱贫攻坚进行总体谋划,出台高校全面参与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指导性意见,明确高校参与脱贫攻坚的目标定位、具体任务和相关举措。
 
  第二,完善贫困学生脱贫机制。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彻底脱贫是高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最基础性工作。高校要保证贫困学生不仅在物质上脱贫,而且在精神上脱贫,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想要旨,从而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脱真贫、真脱贫”。
 
  第三,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高校脱贫攻坚战役中,党员同志理应为这场战役鞠躬尽瘁,身先士卒。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党员情况相应建立党员引领脱贫攻坚机制,使每个党员都能在这场战役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设立高校脱贫攻坚智库。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具备条件的高校应培育建设脱贫攻坚与地区发展研究中心等新型智库机构,聚焦脱贫攻坚,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开展扶贫脱贫工作调研,制定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规划,为地方政府扶贫脱贫开发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作用。
 
  第五,实现高效精准对口帮扶。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整合专业教师和学生骨干,通过对目标贫困地区的深入调查获取翔实可靠的数据,进而了解目标贫困地区的真实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本校资助帮扶。一旦确定对方为自身的帮扶对象,就要发挥其科技优势,运用多种手段来帮助目标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找出致贫原因,量体裁衣,制定好帮扶政策,解决怎样帮扶以及谁来帮扶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高校作为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基地和智力聚集基地,理应在脱贫攻坚战中主动担当,利用各方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地区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与其他领域的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合力,共同实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作者: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 李楠)

上一篇: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下一篇: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