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无可比拟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理论研究 > 文章 > 2016年—2020年 >
辛鸣: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无可比拟

2018-04-19 10:30:55   来源:光明网   作者:辛鸣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40载光辉历程,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被世界各国称为“中国速度”。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中国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一个国家的制度选择是与国家的政治目标紧密相连的,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优劣要看其制度是否能很好地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就中国来说,政治目标一直是明确的,这就是通过政治制度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中国的任何发展首先必须是以“中国”为主题的发展,以“中华民族”为指向的发展。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完整价值观、以一脉相承文化为支撑的大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和谐共荣。同时,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社会分工,是为了一个现代化中国的崛起,而不是仅仅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他国的打工者。回观国内,中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不论东部沿海还是西部内陆、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同进。
 
  第二,实现人民富裕,当家作主。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有尊严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虽然他们的身份有不同、职业有不同、能力有不同,但在政治权利上是一视同仁的,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争取当家作主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都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
 
  第三,在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以“中国”为主题、以“中国人民”为主体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借鉴有益于发展的好制度、好方法,虚心学习能推进发展的好技术、好模式,调动积极因素、鼓励资源要素,实现发展。
 
  这些政治目标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数十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正是在始终围绕这些目标而建设,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当我们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目标,自然就会发现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所在了:政党宗旨明确、制度立场鲜明、社会民众认可。
 
  第一,有一个拥有崇高政治纲领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写入政党党章,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从众多政党中脱颖而出。中国共产党用其纲领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体现在现实的经济政治生活中就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把党章中的要求,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社会有近9000万没有自己的利益,甘于奉献的群体,有什么样的难题不能破解,有什么样的力量不能征服,有什么样的奇迹不会发生?
 
  第二,有一个能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哲学研究告诉我们,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的制度有其不同的优势群体,不同的制度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关注不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度,制度设计必须让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人能掌握这一制度、能使用这一制度,会运用这一制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力。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它的制度逻辑究其本质,是有利于保证和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
 
  第三,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最根本的、最不可或缺的政治优势就是人民的认同与支持。由于中国共产党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人民群众支持它;由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人民群众认可它;由于中国的发展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新生活,所以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上一篇:刘凯:破解政策传播的“回声室效应”
下一篇:刘合华:加强学界和实务界的合作 共同推进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