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信息(2021年3-4月)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中国人权研究会 > 《人权》杂志 > 最新一期 >
中国人权信息(2021年3-4月)

2021-11-04 14:16:52   来源:《人权》2021年第3期   作者:
中国人权信息
 
(2021年3-4月)

  3月1日,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在深圳正式施行。同日,全国首家个人破产事务管理机构,即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成立。

  3月2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生猪生产,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病虫害防控,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

  3月2日,2021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与“女童保护”团队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儿童防性侵、普法教育、被害人救助、心理疏导、合适成年人到场等领域深入合作,逐步完善合作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指出2021年要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3月9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西藏脱贫攻坚和文化保护”云上边会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境内外有关减贫和文化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与会8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重点研讨交流了中国政府在西藏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倾力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实践经验,5名专家学者对主旨发言作评议。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3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诉国内某知名短视频公司侵犯儿童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办结。这是民法典实施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检察机关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

  3月12日,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地图导航、网络约车、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移动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

  3月17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云上边会“南南减贫合作与人权保障”召开。来自中国、德国等国家的近2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减贫经验、南南减贫合作和人权保障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次会议通过中国提交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坚持多边主义,在人权领域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加强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决议还主张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疫苗。

  3月23日,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发布《“强迫劳动”还是“追求美好生活”?——新疆工人内地务工情况调查》研究报告,通过对广东5家使用新疆少数民族工人的企业开展调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企业务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存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报告中所提出的“再教育”“强迫劳动”和“监视”等问题。

  3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对美国侵犯人权的状况进行揭露。报告分为序言、疫情严重失控酿成人间悲剧、美式民主失序引发政治乱象、种族歧视恶化少数族裔处境、社会持续动荡威胁公众安全、贫富日益分化加剧社会不公、践踏国际规则造成人道灾难,全文约1.5万字。

  3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共14个条文,分为五部分,即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申请与受理;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责任方式的适用规则;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标准与支付;以及其他条款。

  3月26日,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衔接资金使用用途、分配、监管等作出全面规定。

  3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发布《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9个方面明确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具体保障范围和质量要求。

  3月30日至4月2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和21国驻华使节及外交官一行实地探访新疆乌鲁木齐、喀什和阿克苏等地,感受当地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成就。他们认为,新疆的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效果显著,各族人民基本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和尊重,当地呈现出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良好局面,是回应负面涉疆言论的最好例证。

  3月31日,教育扶贫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会议以“教育: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为主题,聚焦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教育与减贫的关系,分享中国教育扶贫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做法。

  4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八项任务,并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部署。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附录,共3万余字。正文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人类减贫探索新的路径”“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部分。

  4月8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国际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吉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媒体人士、在华留学生和中国有关部门、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的代表10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权学说、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权面向、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生活权利的思想和实践、减贫与人权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及其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对环境权保障的逻辑进路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4月9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发表《美国对外侵略战争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一文,揭露了美国打着“人道主义干涉”旗号对外动武的恶劣行径,深刻指出这些战争不仅夺去了大量军人的生命,更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4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按照“安全为本、因地制宜、农户主体、提升质量”的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

  4月21日,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签署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西南五省区市计划今年公布首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参目前已初步梳理出148项,涉及户籍证明、电子监控违法处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

  4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逐步将门诊里多发病、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加强慢性病、特殊疾病的门诊保障,将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疾病门诊费用也逐步纳入门诊保障范围。

  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以“六个坚持”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指明应对环境挑战、打造清洁美丽世界的合作之道。

  4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评价机制、经营开发机制、保护补偿机制、实现保障机制、实现推进机制等举措。

  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坚持和完善集预防、打击、救助、安置、康复于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反拐工作协调、配合、保障机制,推进法治反拐、协同反拐、科技反拐、全民反拐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反拐工作法治化、协同化、科技化、社会化水平。《行动计划》提出六个方面具体措施。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

  (王陈平 整理)

上一篇:2021年第3期(总第117期)
下一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权保障与全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