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脱贫密码”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经济建设 >
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脱贫密码”

2019-09-02 16:20:44   来源: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作者:王虔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2018年,循化县通过专项评估检查,实现脱贫摘帽,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扶贫办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循化县,探寻这里的“脱贫密码”。
 
  一碗拉面带来的效应
 
\
 
拉面制作。王虔/摄
 
  在90年代,一批循化县撒拉族群众就开始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经营拉面生意,并凭借着一碗碗的拉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在“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的带动下,拉面经济逐渐成为了循化县最具特色的民生产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循化县将拉面经济作为实现群众转移就业、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在政策引导、技能培训、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县政府运用国家和省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拉面创业人员发放创业贷款;对有意愿从事拉面经营的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并实行带薪在岗实训,即让群众在拉面店里试岗培训,并由拉面店支付相应薪水,政府给予拉面店补贴;同时循化县还在鼓励在各地成立办事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到2018年底,循化县在全国各地经营的拉面店达750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0多人,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达到20亿元。
 
  白庄镇山根村是循化县依靠拉面经济为贫困群众打造出致富路的典型代表之一。据介绍,山根村全村有93户350人在外经营拉面馆,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一,户均年收入达到7万元,拉面经济每年为村里带来近650万元的收入。村里以党支部带领引导,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帮助后面有创业意愿的、已成功经营的帮助还在探索发展的、有资金无劳力的帮助有劳力无资金的、已走出去致富的亲戚帮助还未走出去富起来的亲戚”的模式,除有93户独自经营拉面馆的村民外,还有25户村民通过入股等形式从事拉面产业,2018年每户平均分红5万元。
 
  除了经济效应,拉面产业的发展也极大拓宽了撒拉族群众的眼界、改变了他们的意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在山根村,七八十年代有文化的群众很少,后来在外出经营拉面生意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文化知识匮乏带来的严重问题,因此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外经营拉面馆的村民们带着孩子随迁入学,使子女享受到当地的教育资源,未将子女带出村子的群众也鼓励孩子们在家乡好好读书,山根村实现了大学生“从无到有”转变。
 
  马维林在1992年就开始经营拉面生意,是山根村第一个走出去做拉面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因为经济困难,只上到初中二年级就无法继续念书了,但两个女儿现在都已大学毕业,一个考取了公务员,还有一个在银行工作。马维林现在担任循化县驻长沙的劳务办事处主任,他说,在做协调组织工作过程中,自己也在尽力为乡亲们解决子女在当地的入学问题。
 
  同在山根村的马建成2005年去浙江兰溪开了拉面店,并把妻子和儿子一并接了过去,女儿留在家中上学读书。在2009年,他被检查出患有肝硬化,无法再继续经营面店,在接受完手术之后,他返回了家乡,在兰溪上学的儿子也在初中毕业后回乡读高中。因为患病,马建成再没有从事经营和劳作,但他一直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上学。他卖掉了早年间在县城里买的商品房,以维持自己的治疗和孩子的上学费用。他的女儿马秀梅考取了青海大学医学院,儿子马斌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为了孩子上学,再大的困难我也不在乎。”他说,自己因为没什么文化,只能辛苦赚钱,所以希望孩子们能好好学习有知识,将来能不像自己一样辛苦劳累。他手术摘除了脾脏,病痛每年都会复发,去年昏迷了7天,但从未告知在外读大学的儿子。如今,他的女儿在西宁的省医院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儿子也于今年大学毕业,准备报考公务员。回望这一段经历,正是因为曾经从事拉面经营,让马建成有了接受治疗、支持孩子们上学的经济基础;更因为经营拉面,让他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的孩子们也因此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闯了路子、换了脑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创了牌子”循化人将拉面经济带来的变化总结为“五子登科”。目前,循化县开始扶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撒拉人家”拉面品牌,鼓励支持拉面经营户按照统一模式走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之路,并以此带动拉面调味品和配菜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将拉面产业与循化县特产“一核两椒”(核桃、花椒、辣椒)种植产业和牛羊肉养殖产业进行融合,打造“循化制造”拉面,全面推动县里的产业发展。
 
  用双手打造自己的生活
 
  刚过40岁的黄乙四么是循化县积石镇沙巴塘村村民,2015年,因为母亲高龄、家中劳动力少、孩子还在上学,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家中收入全靠他打零工补贴、生活十分困顿,妻子也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但是黄乙四么并没有一蹶不振,一直踏实肯干的他向扶贫工作队表达了想要脱贫的意愿。在工作队的帮助和扶贫政策支持下,黄乙四么申请了“530”贷款(最高金额5万元、为期3年、零利息),加上村委会为他提供的2万元互助资金贷款,用于发展牛羊养殖。为了扩建畜棚,他从村里废弃点捡拉砖块修建围墙,他的结对帮扶人、县组织部长陈雪俊结合牛羊养殖畜棚建设项目为他申请了0.8万元的建设费,解决了畜棚顶棚的建设费用。有了养殖产业,黄乙四么的生活渐渐踏上了正轨。2016年,村里危房改造,政府出2.5万元,他自己出了2万元,将原先的旧房屋改建成了62平米的新居。2017年,黄乙四么顺利脱贫。他不仅自己养殖牛羊,还敏锐察觉到市场商机,成为一名牛犊售卖的“中间人”,2018年一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现在,他还用村里奖励给他的农用三轮车清运垃圾,一年有2.7万元的收入;妻子也已回到他的身边,并担任了村里的护林员,一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
 
\
 
博艺旅游文化扶贫车间制作的黄河石画 王虔/摄
 
  黄河水穿越循化县城而过,河滩边留下了形态色彩各异的黄河石。博艺旅游文化扶贫车间就利用这些黄河石和河沙,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组织贫困群众学习黄河石画和沙画的制作工艺,为他们提供了致富平台和条件,先后带动了周边低收入贫困户300人。
 
  韩他亥日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家住果什滩村,听力和说话均有障碍,从前只能在建筑工地打工,家庭生活贫困。在看到招聘启事后,他来到扶贫车间接受黄河石画的培训,凭借着过人的艺术天分,在培训5、6个月之后,他已经能自如地做出石艺画了。现在,他专攻成套的“梅兰竹菊”作品,每月有5600元的工资,并为其它学员作制画示范。同样来自果什滩村的韩学平也是看到招聘后自主来到车间学习,并成为一名装裱师傅。因为患有糖尿病无法外出打工,他从前只能在家中种地、养牛羊,一年辛苦收入也只勉强近万元;来到车间后,在培训期内每月也能领到2000元的工资,现在他每天工作6-7个小时,每月能收入3500元。
 
  除了石画、沙画之外,博艺旅游文化扶贫车间还引领贫困群众从事撒拉族传统刺绣、绒画制作等,附近的妇女可以将刺绣花样领回家中制作,在照顾家庭的同时有了新的增收渠道。
 
  “移风易俗是最大的扶贫”
 
  在循化县,“一个媳妇半条命”“一场丧事两头空”曾经是群众们遇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花费高昂且名目繁多的支出让“因婚、因丧致(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针对此,县委和县政府推动各个村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实行移风易俗。据介绍,仅此一项,全县一年减轻了群众负担1.5亿元。
 
  白庄镇曾经就是一个“人死不起,婚结不起”的地方。在这里,过去仅“彩礼”一项的最低标准是22万元,不包括婚宴费用,结婚要花费25万元以上。丧葬费用仅“舍散”一项就可能有十数万元。为解决群众的负担,2018年11月,白庄镇贯彻县里移风易俗精神,对主要红白喜事庆事统一费用标准:彩礼不得超过12万元(2019年7月后降至10万元)、舍散钱每人不得超过30元,并提倡仪式简办、减少宴席规模。同时在村里建立村民婚丧喜事守信台账,结婚人员签订移风易俗婚前承诺书。
 
  在推行之初,基层群众尽管对于能减轻经济负担十分支持,但对这些措施能否推行下去抱着犹疑的态度。乙日亥村的村民韩向庆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曾经担任白庄镇中心小学校长的他,在当地普遍不重视女性教育、让女儿早早嫁人的环境下,培养了两个女儿均大学毕业。他的小女儿出嫁时,适逢白庄镇群众对移风易俗持观望态度,他坚定地履行了镇上的要求,让小女儿的彩礼钱控制在12万。从韩向庆开始,白庄镇83个新婚对象的彩礼都控制在标准之内,节约费用500万元左右。58起丧葬活动的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节约了120万元左右。
 
  据当地干部介绍,白庄镇的移风易俗活动给群众带来了巨大变化:大操大办的风气得以遏制,消减了不必要的攀比心理,群众的生活负担极大减轻,“贫富”关系得以拉近,以往为了早早挣得彩礼钱,当地群众让家中的女孩少上学、早结婚,由于移风易俗行动的开展,这种情况得到有效纠正,村民们也更加具有程序和法制意识。从白庄镇到循化县,移风易俗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贫困群众表示,移风易俗就是最大的扶贫。目前,循化县的经验开始在青海省全省推广。

上一篇:以冲刺的状态跑出决胜的姿态——“三区三州”甘肃深贫区脱贫攻坚报告
下一篇:广西亮出70年发展“成绩单”:累计减贫8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