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路 心中有志 生命有光——残疾夫妻“跑赢”脱贫冲刺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特定群体 >
脚下有路 心中有志 生命有光——残疾夫妻“跑赢”脱贫冲刺

2019-04-16 09:18: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韩宇、王建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的“百姓创业之家”,墙上一条“鸟吃等食定会饿死 人不勤劳穷一辈子”的横幅格外醒目。10多位农村妇女有说有笑,正在编织汽车坐垫。
 
\
3月25日,在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村的“百姓创业之家”,乔福军帮妻子刘宇佳编织汽车坐垫。  新华社记者韩宇摄
 
  管理员乔福军的妻子刘宇佳也是其中之一,尽管身体弱小,身高只有一米三,但她灵巧的手指来回穿插,十分熟练。乔福军的身高也只有一米四,在这群农村妇女中间非常显眼。
 
  今年45岁的乔福军,5岁时受伤导致骨膜受损,胸背部出现严重畸形。妻子刘宇佳患先天性软骨病,腿骨极易骨折,行动离不开拐杖。
 
  泰来县是著名的江桥抗战发生地,是黑龙江省列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1个县之一。平洋村人口有83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因病因残致贫超过60%。
 
  虽然夫妻二人干不了重活,但乔福军会开车,前些年他买了一辆小货车,在齐齐哈尔市跑业务。后来又在泰来县江桥镇买了3间房屋。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乔福军的母亲患乳腺癌,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面对困难,乔福军表现得比正常人还坚强。“那时我还从平洋村贩西瓜,拉到江桥镇卖,挣点零花钱。”让他欣慰的是,2007年妻子刘宇佳生下健康的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
 
  为给母亲看病,乔福军不得已把赖以栖身的3间房子卖掉,还了外债,开始了租房生活。在12岁的女儿乔欣怡记忆里,这些年前后搬了四次家。
 
\
3月25日,乔福军与妻子刘宇佳在自家厨房里准备晚饭。 新华社记者韩宇摄
 
  2009年母亲去世后,乔福军带着妻女和双目失明的父亲,来到河北廊坊卖早餐。有一天大清早,两人骑着三轮车,不小心车翻了,豆浆、包子散落一地。从地上爬起来,夫妻俩抱头大哭。
 
  “我和妻子都有残疾,孩子又小,受的辛酸苦楚就别提了,也没挣到啥钱。”2014年乔福军一家又回到平洋村。“那时候没啥收入,住的地方也没有,真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刘宇佳哽咽着说。后来,村里给他们租了房子,才把生活安顿下来。
 
\
3月25日,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村,乔福军坐在家中炕上打电话,女儿乔欣怡趴在一旁写作业。 新华社记者韩宇摄
 
  改变从2015年开始。全国上下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乔福军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县残联知道乔福军家境后,多次入户走访。他被聘为泰来县残联专职委员,负责联系平洋镇的残疾人。
 
  平洋镇共有1000多名残疾人,忙的时候,乔福军一整天都在外面。工资从最初的每月700元涨到去年的每月1200元。
 
  生活有了起色之后,乔福军没有躺在扶贫政策上继续“伸手要”。“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经常到我家宣讲政策,嘘寒问暖,我就想,我们两口子已经给大家添了麻烦,我年纪还不算大,多少还有点劳动能力,得自食其力。”
 
\
  3月26日,平洋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时兴瑞(右)跟乔福军一起探讨手工编织增收项目的发展前景。 新华社记者韩宇摄
 
  为了增加贫困户收入,泰来县从江苏引进一家专门生产汽车饰品的企业,手工编织汽车坐垫的扶贫项目应运而生。去年3月,这家公司在平洋镇举办手工编织培训班,乔福军夫妻俩都报了名。
 
  “当时我们就憋了一股劲,暗下决心,不学拉倒,学就学好。”乔福军和妻子起早贪黑研究编织技术,手上磨了不少泡。作为第一批学员,夫妻俩掌握了熟练的编织技术,去年靠编织挣了4000多元。
 
  乔福军还当了“师父”。他这样激励别人:“我一个残疾人都不服输,你们还能服输?!”经他教会的“徒弟”就达30多人,村民刘淑华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期培训没参加上,是乔福军教会的。他身残志坚,我们都佩服他。”正在编织的刘淑华有个线头接不上,叫来乔福军,他很快就接上了。
 
  2018年6月,平洋镇投资20万元购买了140平方米临街房屋作为手工编织基地,命名为“百姓创业之家”,乔福军被聘为管理员。他们一家搬进管理员室,结束了租房生活。
 
  “以前屋子又小又黑,现在住得宽敞明亮,是我最喜欢的。”乔欣怡说。
 
\
  3月25日,在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村的“百姓创业之家”,作为管理员的乔福军(前中)给身有残疾的村民示范汽车坐垫手工编织技术。新华社记者韩宇摄
 
  去年,泰来县举办为期8天的“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暨巧女编织项目培训班”,乔福军当了主讲人。“摆脱贫困,首先从精神上与贫困绝缘,不等不靠。”乔福军把这当作“秘诀”。
 
  在泰来县组织的“身残志坚,脱贫光荣”的演讲会上,站在台上的乔福军双臂一举,骄傲地告诉大家:“我于2018年光荣地脱贫了!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感谢政府搭建的平台,让我们残疾人也能靠勤劳的双手挣钱,实现人生价值。”
 
  在乔福军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编织队伍。

上一篇:哈尔滨建立0-10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
下一篇:甘肃探索建立税费减免等激励机制促女性公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