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怒江在加速奔跑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经济建设 >
脱贫攻坚路上,怒江在加速奔跑

2018-07-25 09:05:17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肖静芳 牛锐
  夏雨连绵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沿着狭长深邃的怒江大峡谷,从州府泸水市六库镇至福贡、贡山县城及丙中洛一线的 “美丽公路”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卡车、挖掘机等在泥泞的道路上来来往往,交通时常受阻。然而,被堵在路上的怒江人没有抱怨,他们说:等“美丽公路”建好,大家离全面小康社会就又近了一步!
 
  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山夹一江,高山深谷的地理天堑导致了怒江州长期的交通落后。至今,怒江仍是全国罕见的“四无”州——无机场、无铁路、无高速公路、无航运。悬在滔滔怒江上的溜索,一挂千年。
 
  攻克怒江州的深度贫困,首先从交通开始。2014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历时4年建设的独龙江隧道贯通,结束了当地冬天大雪封山的历史。欢欣鼓舞的独龙族群众专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喜讯。2017年8月,北通西藏、南连保山、东北接迪庆的“美丽公路”开工建设。这条全线长300多公里的公路,串起了滇西北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公路两侧广植三角梅、攀枝花等花卉,建成后将成为峡谷风光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的景观公路,怒江发展旅游业的“瓶颈”也将得到根本缓解。
 
  山陡谷深,生存维艰。怒江州52%以上的土地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耕种困难,灾害频发,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必然选择。全州贫困人口16.4万,其中10万人要搬迁,从动员群众到搬迁点选址建设,再到搬迁后的产业规划,工程浩大。
 
  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移民搬迁点,一栋栋黄色的楼房,平整干净的社区广场,居民房内厨卫设施齐全,政府还为每家配发了电视柜、沙发……今年春节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来到这里,专门考察看望了刚搬进新居的傈僳族群众。如今,村里的民族服饰合作社、茶叶合作社等陆续建立起来,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搬下来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村民于友邓说。如今,他有一个新身份——护林员,每个月有700元工资。
 
  据介绍,每个护林员年收入约8400元,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位护林员,基本上就可以全家脱贫。目前,怒江已有8000多名搬迁后的贫困群众成为护林员,今年底将达1万名,未来将有3万名。
 
  “易地扶贫搬迁既是保护生态的好办法,又能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表示,怒江在生态扶贫中培育了几大“员”:护林员、护边员、护河员、城乡环境保洁员、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员,将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有机结合。
 
  脱贫攻坚,产业为本。在怒江州大山里,随处都能看见一种结着红色果实的植物——草果。作为全国最大的草果种植基地,怒江的草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草果已成为全州经济的品牌和农民的致富果。
 
  贡山县普拉底乡其达村的老支书余学明,是最早一批种植草果的人。从不足半亩地试种草果,到如今拥有500亩草果,每年全家的草果收入超过60万元。在余学明的带动下,全村家家户户种草果,户均收入七八万元。
 
  以草果为代表,核桃、茶叶、漆树、菌子等符合怒江生态特点的林业经济正在逐步壮大,以独龙牛、高黎贡山猪、乌骨绵羊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也有了一定发展。特别是一大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使村民脱贫致富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扶贫先扶智。怒江州率先在云南省推行14年免费教育,又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对农村劳动力展开政策宣讲和职业技能培训,2017年共培训7万余人次。
 
  多管齐下,怒江州的脱贫攻坚走上了“快车道”。2011年至2017年,怒江州减贫1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1.1%下降到38.14%。
 
  在怒江州,无论是政府办公楼,还是普通农户家里,都能看到一幅大照片。照片记录了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怒江州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亲切交谈的画面。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成为激励怒江州各族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
 
  “怒江每天都在变化,我们有压力更有信心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说,这信心来自党中央的关怀,来自怒江各族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上一篇:新疆“同心骆驼养殖合作社”牵手贫困户
下一篇:我国有能力保障就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