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构建”是世界共同愿景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评论 >
“两个构建”是世界共同愿景

2018-03-26 09:51: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楚山
  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这项决议呼吁各方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加强对话与合作,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在联合国推出,始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在纽约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演讲。去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中国最高领导人分别在联合国纽约和日内瓦两个总部专门阐述同一重大理念,在共和国历史上还是头一回,凸显了它的分量和意义。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等联合国机构积极回应并纳入这一理念,“两个构建”正逐步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和行动。
 
  联合国堪称全球性的“百家讲坛”。每年都有120多位国家领导人在这个讲坛上纵论天下,阐述新见解、新思想。许多都像烟花一样,一时绚丽多彩,但转瞬就归于沉寂,能够持续发光发热,启迪和引导人们前行道路的重大思想不多。联合国对“两个构建”的持续热议和认同,其原因值得认真思考。
 
  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性。任何重大思想都不会是凭空而来的。“两个构建”根植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根植于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探索史,根植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史。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合作共赢”等思想,堪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文明的写照。从世界历史看,无论是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还是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抑或是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两个构建”的基本遵循。可以说,“两个构建”源自历史,也在创造历史。
 
  时代性是它的第二个鲜明特征。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发展的力量前所未有地积聚、人类文明前所未有地积累的时代,也面对一个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世界性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在这个万物互联的地球村,“独善其身”不可能,“单打独斗”行不通,“退群孤立”要碰壁。特别是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早已跨越国界,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通过“关上城门”“拉起吊桥”来自保,“同舟共济”才是正确出路。“两个构建”正是契合了这个时代大潮。
 
  世界性是它的又一特色。“两个构建”由中国首倡,世界呼应并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多边主义的终极目标。联大主席汤姆森直言,它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两个构建”由中国践行,世界参与并受益。“两个构建”已成为中国外交核心理念和总体目标,“一带一路”则是践行的主要渠道。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并分享了“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例如,中国在巴基斯坦开工建设的十几座电站,将根本性解决巴国内缺电限电的历史困境,仅其中一座电站就满足了上千万民众的日常需求。
 
  普适性更是它的特征之一。“两个构建”是一个多向度的概念,既涵盖双边、地区、全球等各个层面,也包括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各个领域。人权理所当然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人权理事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连续有4个决议纳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或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显示了各方借此助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殷切期待。当前人权理事会的氛围难言健康。有的人将它当成战场,动辄对抗对立;有的将它当成商场,企图诱压并举、搞交易,让他国丢弃原则立场。发展中国家对此意见很大。这次人权理事会以大比数通过“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再次纳入“两个构建”理念,给那些热衷搞零和博弈者提了一个醒。
 
  毋庸置疑,“两个构建”凝聚了各方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是“大变局中的大智慧”,为人类描绘了一幅人人得享和平、人人得享发展、人人得享尊严的宏伟蓝图。将蓝图变为现实,则是一场新的长征,道阻且长。我们需要一茬又一茬地不懈干,一代又一代地接力跑。
 
    (作者:郭楚山)

上一篇:走好高考改革的“平衡木”
下一篇:“中国方案”必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