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生态环境 >
生态扶贫: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

2018-09-12 10:00:18   来源:中国民族报、西藏日报   作者:王珍 张斌
  “西藏要保护生态,要把中华水塔守好,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2015年1月,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任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委书记南培交流时,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说:“对西藏而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就是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确保西藏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正是在这一理念下开展的生态扶贫工作,让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干部群众转变了传统的产业观念,从放牧牛羊改为种树、种草,不仅播种了绿色,也收获了财富。
 
  植树造林,让风沙不再肆虐
 
  雅鲁藏布江从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平缓流过。雅江北岸,茂密的杨树林、柳树林像一排排生态卫士,不仅挡住了冬春之际的狂风,还牢牢地锁住了沙尘,昔日的荒滩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
 
  “没种树之前,雅江边上的渡口在冬春季节刮风的时候,一米开外就看不见人。”南木林县林业局局长次仁顿珠回忆说,雅江南岸的101省道上经常堆满了被风刮来的沙子,只要有车辆陷在沙地里无法行驶,就会造成101省道严重拥堵。位于雅江南岸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一年中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受到灾害性风沙的侵扰,影响了航班的安全起降。
 
  风沙肆虐,不仅严重危害到雅江两岸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会影响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的发挥。2011年,南木林县委、县政府和山东潍坊援藏工作组研究决定,在雅江荒滩规划启动植树造林。2013年,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正式设立,并成为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的启动点和示范点。
 
  示范区总规划面积42万亩,规划造林15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防沙治沙和封山育林18万亩,种植高产青稞和艾玛有机土豆5万亩,绿色通道383公里。目前,示范区完成造林3万余亩,栽植各类苗木200万株,构建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生态建设大格局。
 
  如今,站在雅江北岸的观景台上,举目远眺,满眼青翠。风沙被挡住了,土壤被固定住了。老百姓高兴地说,过去家里穷,窗户小,被刮到桌子上的沙子能写字;现在,家里富裕了,窗户变大了,但桌上一点沙尘没有了。
 
  在西藏,种树讲究“三分种、七分养”。按照相关扶贫政策,示范区60人的生态林管护队,聘用的全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负责给树木打药、除草、抹芽、修枝,干旱的时候,还要补植补造。
 
  在林业局的带动下,当地群众还搞起了“林草间作”,在林间开辟了菜地、青稞地,增加土地的附加值。
 
  种经济林,让老百姓富起来
 
  雅江北岸生态林的生态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却很低,不仅不能增收,每年还要支付200多万元管护费,而2017年,整个南木林县的本级财政收入只有2300多万元。
 
  更让南木林县委、县政府倍感压力的是,南木林县是西藏第二大人口县,截至2017年,全县8.8万人中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40户24089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16年,潍坊援藏干部李晓华到南木林县任副县长,分管雅江北岸示范区。他在调研中发现,种植生态林经济收益低,树种得越多,县财政的压力越大。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能不能种经济林?
 
  在南木林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潍坊援藏工作组在艾玛乡德庆村、南木林镇米如村建了两处苗木基地,共1000余亩,培育各类经济苗木28万余株。经过连续两年的试验,第一批种植的37个经济林品种,筛选出两个长势良好、有产业链的品种:海棠、元宝枫。
 
  李晓华在调研中发现,种植海棠可以春天看花、秋天摘果、冬天赏果,一个项目能将林业与旅游业、深加工产业相结合,除了生态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潍坊援藏工作组的建议下,南木林县委、县政府决定,延续种树思路,但在树种选择上要改变思路,种植经济林和苗圃。
 
  今年6月,南木林县委常委会通过决议,从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1.5亿元,再种植1万亩经济林,让南木林的荒坡披上绿装,变成老百姓的“摇钱树”。
 
  “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经济条件的恶化,是相伴相生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应当调整产业方向,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项目。”李晓华说。
 
  人工种草,优势互补促增收
 
  南木林县毗邻那曲市。那曲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不适合发展农业,但发展畜牧业又受制于草场的载畜量。南木林县是否可以发挥种植优势,为那曲市提供饲草?
 
  这个想法得到了两地政府的认同。2013年至2017年,南木林县整合农牧、扶贫产业资金2.39亿元,逐步开展人工种草项目建设,在艾玛、茶尔、土布加3个乡镇打造人工种草产业基地4万亩。基地的管护工作,由艾玛乡8个行政村的1030户社员来承担。为了提高现代牧业机械化水平,基地购置了耕作、播种、收割、搂草、打捆、青贮等机械,牧草种植、收割全程实行机械化作业。
 
  21岁的索朗次旦,是基地培养的专业拖拉机手。他曾在拉萨和日喀则的农机公司接受过两次培训。次旦在基地从事开拖拉机、浇水、除草等工作,每天收入160元,年收入超过5万元。他家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全家12口人,过去主要靠种植15亩青稞生活,如果不在基地务工,他家很难实现脱贫。
 
  2017年,南木林县与那曲市签订了5年的饲草合作框架协议。仅2017年,南木林县就为那曲市提供了饲草8000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0多人,贫困群众人均创收1300元以上。
 
  “人工种草项目不仅增加了农牧民收入,而且解决了冬季草畜矛盾突出的问题。”艾玛乡人工种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久列说,艾玛乡是有名的“土豆之乡”,艾玛土豆远近闻名,但由于土豆种植面积大,饲草种植面积有限,农牧民养殖的牛羊到了冬天就闹“粮荒”,农牧民不得不到白朗县、拉孜县购买饲草。“每家每户要买四五台拖拉机的饲草,一拖拉机饲草要卖3000多元,算下来至少要花1万多元。”
 
  更让老百姓高兴的是,以前雅江渡口风大,到处都是沙子,现在荒坡上都种了绿草,天蓝了,水清了,沙尘天气不见了,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了。
 
  “目前植树造林区域都属于雅江中游黑颈鹤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对自然环境有很多要求,生态建设任务重。我们通过种树,做到了‘绿起来’,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努力,让老百姓‘富起来’”。南木林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桑珠旺加说。
 
  为了协调解决“绿起来”和“富起来”的矛盾,西藏今年新增生态补偿岗位4.66万个,全区生态补偿岗位总数达到66.66万个;人均生态岗位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3500元,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就业吃上“生态饭”。

上一篇:一江碧水向东流——广西全力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下一篇:北京明确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