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贡献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民主政治 >
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贡献

2018-09-12 09:11:5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魏哲哲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科学整体,必须全面学习深刻把握
 
  只有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够扎实地、稳步地推进法治建设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法学法律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日前,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法学法律界专家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是带有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在座谈会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表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领导和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保障。”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认为,党领导法治,具体体现为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文明的基本经验和本质特征。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体系的独创性贡献,续写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张文显表示。
 
  谈及如何在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付子堂表示:“既有坚持的问题,也有加强、改善、完善的问题。‘坚持’必须毫不含糊、毫不动摇,‘加强、改善、完善’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要努力形成党领导立法与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党保证执法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党支持司法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党带头守法与全民守法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法治建设新格局。”
 
  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党从中央层面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全面统一加强对全国法治工作的领导,这无论自建党以来,还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是第一次。”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表示,这充分表明和体现了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有利于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资源集中攻坚全面依法治国薄弱环节,在法治领域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形成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合力。”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说,要充分释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效能,加强其在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功能。
 
  “随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必将更加明晰,各方面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也必将更加明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建议,下一步要对各地方各部门推进法治建设加大督察考核的力度、开展评估评价、加大激励和问责力度。
 
  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
 
  针对如何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会专家谈理解、谈认识。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命题,这对于统一法治思想认识,强化法治理论武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张文显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杨宗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内容主要体现为“十个坚持”,这些内容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是指导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科学整体,必须全面学习深刻把握。”张文显表示:“中国法学会和全国法学界将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和传播,同时要深入到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的实践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新经验,提炼新概念,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做出新的贡献。”
 
  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
 
  作为法学法律工作者,如何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要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更好发挥法学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说:“强化德法兼修、明法笃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提出的重要命题,是专门针对法学教育、法治人才培养提出来的。法治人才不仅要懂法学专业知识、理论、技能,还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法学教育,不仅要加强专业教育,而且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然后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高素质的法治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通识知识,更需要从事法律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即将‘纸面的法变成生活的法’的能力。”围绕法学教育如何增强实践性,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表示,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重点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让法学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法律素养,做到知行合一。
 
  研究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核心工作和关键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场深刻而重大的社会变革。只有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够扎实地、稳步地推进法治建设事业,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利明围绕研究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谈了认识看法。
 
  “制定法治建设规划要反映不同阶段的特点,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王利明表示,例如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从实现外在物质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精神心灵需求的转变,不仅要求充分保障财产权,而且期待人格尊严能够获得尊重,名誉、荣誉、隐私、个人信息等人格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因此,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就应突出对人格权的保障,以适应现阶段法治建设的需求。

上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会议 答记者问 全文
下一篇:外交部发言人:欢迎联大决议重申“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