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纪录片撰稿人:讲述中国,西方应告别“老三样”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世界看中国 >
BBC中国纪录片撰稿人:讲述中国,西方应告别“老三样”

2016-03-31 09:09:33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黄培昭

\

  系列纪录片《中华的故事》火了!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网(PBS)联合制作的《中华的故事》今年1月21日起在BBC二台黄金时间段开播,共有《祖先》《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黄金时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时代》6集,每逢周四播出,每集1小时。伦敦政经学院教授西蒙表示,这部系列纪录片新颖讲究,视角独特,以相当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和传承,是一部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好片子。与西方媒体以往的一些制作不同,这部系列纪录片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中国过去4000多年的历史,并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中华的故事》撰稿人兼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也是知名历史学家,他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西方媒体和公众越来越需要公允、平实地重新把脉和认知中国。

  被BBC总裁赞叹的中国纪录片

  环球时报:《中华的故事》播出后,您收到英国民众哪些反馈?

  伍德:该片2013年正式开机,在近3年的拍摄期里,我们的团队去过中国12次。2015年圣诞前夕,我们完成最后的剪辑工作,并很快在BBC二套即教育和思想频道播出。播出后,我们收到大量热情和积极的反馈,有社交媒体点赞,有观众来信,有专家评论。我拍过上百部纪录片,从没有这样的情况,甚至我在大街上、火车上,都有人认出我,把我叫住说,“我很喜欢《中华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年轻人都很喜欢《中华的故事》。前几天我们去中国使馆喝茶,在波特兰大地铁站出来后,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孩靠在墙边站着,像是来自加勒比地区的黑人,穿着牛仔裤和夹克。她对我说:“你拍了一部关于中国的片子,太棒了!”真想象不到,一个时髦的黑人女孩居然也关注《中华的故事》。

  BBC的负责人对这部片子很满意。两星期前,BBC开会,总裁还专门表扬《中华的故事》,强调这样的片子才是BBC应该出品的。统计显示,BBC在周四晚上9时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中,《中华的故事》收视率是其他片子的两倍。BBC播出后,不少人还在手机等客户端上收看。

  就中国的反馈而言,中国网民在网上称赞的不少,他们很高兴中国的历史能被西方人以另一种方式来讲述。在播出的24小时到36小时,就有中文版出现,在中文版后来被要求撤下之前,已有100万的点击量。

  环球时报:您认为该片纠正了过去哪些对中国的误解或偏见?

  伍德:西方国家拍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时,在叙事内容方面总少不了“三个故事”,表现出乏善可陈的“老三样”:一是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二是中国的一党专政,三是中国的人权和言论自由如何如何。这是片面和先入为主的做法,原本更应该谈及的大量内容被忽视,比如中国灿烂的历史、辉煌的文化、曼妙的书法、高雅的绘画,等等。我不想改变什么,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观众可以通过影片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关键是这样的片子需要精益求精,拍出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纪录片非常重要。我的做法是,客观拍摄中国历史、文化,但以一种容易让西方受众接受的方式。因此,我们在片子中采访了大量能说英文的中国人,这样,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观众在观看时就比较容易接受,不用看翻译字幕。

  “上升的经济大国”不足以定位中国

  环球时报:您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感兴趣?

  伍德:我从上学时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后来通过阅读翻译的中国诗歌,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喜欢。在大学时,我同宿舍是一位学习中文的德国学生,我常从这位室友那里得到有关中国的好书,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中国的热爱遂与日俱增。1984年,我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实地看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

  环球时报:在英国,像您一样关注中国的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多不多?

  伍德:有不少,他们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不过,我称不上汉学家,我更多只是一位深入现场的“友好的采访者和沟通者”,通过“我在现场”“接触人物和生活”的写实手法,向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容易被西方学者所忽略和误解的中国。可以说,这部系列片子触及观众心灵,为什么?因为很多西方人想尽可能多的知道关于中国的故事,除了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市场,他们还想知道其它的。

  环球时报:中国国内围绕“清朝GDP是不是世界第一”有不少讨论,您通过拍片对此话题有什么见解?为什么中国曾沦为英国等列强凌辱的对象?

  伍德:不少西方学者认同清朝在18世纪,尤其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的GDP居世界第一。当时的中国成为列强欺负的对象,原因是多方面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清朝陷入一系列危机,同时,西方列强开始趁机侵犯中国,世界已发生变化,而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反应迟钝,没有意识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再就是,清朝的统治者不再关心人民,并对地方政府提出严苛的要求,让地方上苦不堪言,各地起义不断,最有影响的如太平天国运动等。结果,中央政府逐步失去其对地方的控制,不可能再有什么“康乾盛世”。

  环球时报:因为有过屈辱史,中国现在讲“民族复兴”,西方人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伍德:我认为,西方人已目睹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大国地位的崛起,但他们不了解中国过去150年间所遭受的坎坷和曲折,不了解中国人民所经历的一切。中国人民深受磨难,付出很多,也失去很多,今天中国的成就来之不易,现在,中国人民可以轻松一下了。但西方对中国的理解,只是把中国定位成正在上升的经济大国,甚至认为“中国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比如在南海问题上,但这些论调是不公正的。

  南街村是讲故事的好地方

  环球时报:能讲讲拍摄中最难忘的事吗?

  伍德:老实说,最使我难忘和感动的,还是接触到的中国人。我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到中国时,就发现中国人很善良,很友好,很容易打交道。这次拍摄过程中,感受更是如此,甚至更为强烈。在广西桂平拍片时,当地人太好了,我坐在车上,后面都会有汽车跟着,问我们需要不需要什么帮助。在安徽歙县,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一个名叫“九月徽州”的小旅馆,店主特别热情,还领着我们看周围的风光,看清澈的小河。如果再去中国的话,我还会去那里。希望有机会再拍中国的故事时,还能见到那些帮助该片摄影、录音的中国人。

  环球时报:您为什么要选择拍摄南街村?

  伍德:其实在整个故事中,南街村并不太重要,我们只是认为那里比较有趣。我认为,南街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那里有移民、劳工。但对西方人来说,南街村是讲故事的一个有趣的好地方。南街村取得过许多成绩,特别是在教育、妇女权益、卫生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相比在南街村,我们在开封、扬州、苏州、无锡等地停留的时间更长。顺便提一下,开封很有趣,有人不理解,问我“你怎么那么喜欢开封?”其实,对我以及其他历史学家来说,开封确实有特色。我1984、1989和1990年去过开封,这次再到那里拍《中华的故事》时,还带着当时买的开封旅游地图,开封电视台的记者见到我的老地图惊讶不已,我则对着老地图说:“开封,我回来了。”

  环球时报:纪录片有一集是《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现在中国又推出“一带一路”。您认为,现在的“丝路”是否会给世界讲述更多中国的故事?

  伍德: 2008年我就开始撰写《中华的故事》梗概,拍摄时用较大篇幅谈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今天,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广为人知,丝绸之路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肯定,“一带一路”将为相关国家带来更多、更新的精彩故事,这些国家的人民也将会从这一倡议中受益。

  环球时报:您是否有拍摄续集的计划?

  伍德:有长远的打算,不过不是现在。中国的故事值得一直讲下去。事实上,最近,我又给BBC文化和音乐等频道拍摄了一些讲述中国专题的短片。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就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拍摄这一系列纪录片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探险,对今天的中国,我们求知若渴。

  西方理解中国文化存在巨大障碍

  环球时报:常有人用雄狮、熊猫、龙等指代中国,您倾向于哪个?

  伍德:当然是龙,一个伟大的中国,象征符号自然是大大的龙,而不是小小的熊猫。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中国龙的概念根深蒂固。我们在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拍摄时,对这一点有着强烈的印象。拥有约4000年历史的二里头发现的“绿松石龙”,龙头、龙眼、龙身都令人惊叹不已,被命名为“中国龙”,是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源头,因此可以说,龙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符号的集中代表。两年前,英国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了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的主题展览,其中,龙的形象让英国观众称赏不已。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中国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能被西方人更多理解吗?

  伍德:我认为,对中国文化,西方在理解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文字,唯一的办法,是让更多的西方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现在,英国约有300所学校教授汉语,这样的学校还应更多。汉字很难学,即使是中国的孩子,掌握5000个汉字也并非易事。因此,学习汉语必须下大力气,熟练掌握汉语是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上一篇:中国的出席让核安全峰会备受关注
下一篇:《无法证明》:打开一扇观察中国人权状况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