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年的执著 19年的收获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经济建设 >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年的执著 19年的收获

2015-11-27 10:28:13   来源:新商务周刊   作者:刘静

\

2008年4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青铜峡陈袁滩镇袁滩村田间地头了解春耕生产。

   武夷山六盘山山山相连 闽江水黄河水水水相融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年的执著 19年的收获

  这段跨越了3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始于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19年来,福建与宁夏,这两个省区,用智慧和心血演绎着 “闽宁模式”的故事

  19年,对于人类历史长河,不过是一瞬。

  19年,对于宁夏发展史,却是浓墨重彩的一页。

  初夏,宁夏闵宁镇201省道上,周边的葡萄园枝繁叶茂。苏玉莲坐在自家小院葡萄架遮出的浓荫下,摊开两只手,一笔一笔地算起账来。

  “种了10亩葡萄,年均收入3万元,还有两亩枸杞,干果收购价每公斤超过60元,一亩枸杞能收入1万多元。现在,女儿女婿也都在镇上工作,全家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6000元,比刚刚搬迁来时增加了20倍。”

  走在苏玉莲居住的闽宁镇,一栋栋具有闽南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仿佛自豪地抬着头,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一群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

  是的,一切都从19年前那场搬迁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那一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为了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世代生活在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苏玉莲随着4万多父老乡亲举家搬迁到了永宁县平原地区。彼时,这里一片荒漠,天上没鸟飞,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烟,风吹砂石跑。这里会比老家好么?还能不能继续待下去,苏玉莲心里不停地打鼓。

  “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多亏了当初坚持下来。”说到这里,苏玉莲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19年了,从西海固贫瘠地区到黄河灌区的平原地带,从一片戈壁荒滩到生态移民示范村(镇),从干农活到做产业,苏玉莲和乡亲们的生活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大背景下,发生了质的飞跃,而这仅仅是一个缩影。

\

2008年4月8日,习近平同志看望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回族农民金学文一家。习近平对金学文说:“看到你们的日子过得好,我们很高兴。”

  顶层设计形成“闽宁模式”

  1996年,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统一部署,并作出一项战略性决策:东南沿海10个较发达的省市,帮扶西部10个较为贫困的省区。其中,福建省被指定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承担起了对口帮扶宁夏的任务。接到这个重托,福建省当即成立了由时任福建省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办、计委、经贸等19个省直机关为成员单位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同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建召开,共同商定:两省区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总结、安排对口帮扶工作,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建立扶贫协作发展基金;从福建沿海5个省辖市中选出经济实力较强的8个县(市、区),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定贫困县(区);委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

  至此,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这个闪耀着智慧光芒和强大生命力的顶层设计中拉开了序幕。

  1997年3月,第一批福建赴宁夏山区8县的挂职干部抵达银川;同时,宁夏山区90多名农村女青年到莆田新威电子公司上班⋯⋯

  紧接着,1997年4月,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进行考察,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

  6天的时间里,习近平翻山越沟,一路走访了永宁县和同心县、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等5个对口帮扶县市,查看了吊庄搬迁、梯田建设、井窖抗旱、学校医院等,探访了贫困家庭,看望帮扶干部,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福建省委、政府的关心传递给山区百姓。每到一地,习近平都嘱咐帮扶干部一定要尊重回族同胞的生活习惯,从每一个细节做起,要求福建在宁挂职干部,一定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把东部的经验带过来,把西部的精神带回去。习近平在隆德县对干部群众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对联席会议议定的事情要尽快落实,所承诺的事情要抓紧兑现。”

  这6天一路上的所闻所见,习近平对闽宁对口协作的模式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随后,他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提出“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促进闽宁双方共同发展”;“要动员企业家到宁夏投资办厂”“开展经贸合作”“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要“加强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等,这些指导思想对“闽宁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习近平两次在宁夏考察,五次出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三次就对口扶贫协作发表重要讲话,所提出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闽宁模式”的指导思想,而“闽宁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实践则成为扶贫开发、闽宁合作的的灵魂,在每一个历史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

  之后,一年一度的“省级联席会议”,在两省区形成了协商、推进、监督机制,使得每年的协作项目都能与扶贫开发和宁夏发展大局紧紧相扣,按照“宁夏所需,福建所能”,既雪中送炭又互惠双赢;“市县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机制,更是使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经验、市场要素等深深植入到宁夏发展的“肌体”,形成造血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了宁夏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联席会议决定,福建省连续3年每年从财政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协定的扶贫协作项目。
 

\

固原新貌。徐胜凯摄

  习近平在玉泉营西吉移民吊庄建设闽宁村考察时提出,要集力聚资,将闽宁村打造成具有样板意义的闽宁协作示范村。

  不负重托,第一年,1100户、6000人从西吉县搬到闽宁村安家落户。他们挖地坑、住窝棚、盖房打井、筛土平田,建设扬水站,在戈壁滩上种出了粮食。村里还提前完成道路、学校、村部、卫生院、邮电、市场和一二级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建设,好日子一步一步走来。

  在“闽宁模式”的指引下,同心县惠安新村,盐池县南苑新村、北塘新村,原州区团结新村、利民村等140多个闽宁协作示范村,20多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相继出现在宁夏大地。当初的“闽宁村”也发展为闽宁镇,用事实证明了闽宁协作示范村的样板意义。

  2007年4月,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宁夏,在考察了闽宁对口协作项目原州区中和村的整村推进和扶贫开发工作后,对福建挂职干部说:“你们要把东部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带到这里来”。

  2008年7月,“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经验交流会”在宁夏召开,“闽宁模式”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干部的一致肯定,被誉为东西扶贫协作的典范。福建省闽宁对口帮扶办公室被中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东西扶贫协作先进单位。

  岁月倏忽,眨眼已是19年,从修路、建井窖到80个闽宁温饱示范村的建设,支持35万生态移民、共同推进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从单纯的政府援助,到引入市场机制动员福建企业来宁投资;从支教支医到推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两省区携手推进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不断深入,水平不断提高。而这背后,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是闽宁两省区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和努力奋斗,也是习近平集中群众智慧所创造的“闽宁模式”产生的关键作用。

  2013年10月,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率党政代表团到宁夏参加第十七次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时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闽宁互学互助,在两省区间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将闽宁协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2013年至今,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多次深入宁南山区考察,先后8次到闽宁镇调研,3次现场办公,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难题。李建华提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好“闽宁模式”,要从过去以宁南山区为主向全区范围拓展,以全区的发展带动宁南山区的扶贫开发,在工作主体、合作领域、帮扶形式上创新提高。

  自治区主席刘慧多次到南部山区和闽宁镇考察,要求把各地的闽宁示范园区建设作为重要阵地,将其打造为扶贫开发的新平台,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2013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将“闽宁模式”正式列入《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集》,并作为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功案例向全国推广。

  2014年,根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批示,国务院扶贫办在宁夏召开全国东西协作会议,推广“闽宁模式”的成功经验。

  一段段故事流淌“闽宁模式”

  如果说“闽宁模式”是一篇乐章,那么19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福建援宁干部则像奏响“闽宁模式”乐章的演奏家,将闽宁两省区人民的情谊和奋斗奏出一首首感人的音乐,长久回响在山水之间。

  从1996年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开始,福建省每年都会抽调优秀干部和科技、教育、医疗人员到宁夏帮扶县参加扶贫开发工作,至今已有近千人。

  有篇报道这样写道:“假如你到宁南偏远山区,与村民谈福建、谈福建来的扶贫干部,老乡们的眼睛就会突然发亮,盯着你,急切而高声地叙述埋藏在心底的故事,生怕你漏听了一个字”。

  19年的闽宁扶贫协作,7000多个日日夜夜,近千名从福建来的挂职干部、科技人员、医生、教师、政法干警,将他们的青春岁月,甚至是生命留在了宁夏南部山区的沟沟坎坎里。

  林国荣,厦门市优秀检察官,在固原检察分院挂职一年中,先后办理多起重大疑难案件,接待群众来访申诉、解答疑难问题100多件。

  2001年9月17日,就在他圆满完成任务返回福建途中,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9岁。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为他追记一等功,并给他家庭1万元慰问金。而他的爱人又把这钱悉数捐献给了六盘山区的“希望工程”。她饱含深情地说:“我知道国荣的心思,把这笔钱捐给山区的孩子,国荣在九泉之下也就安心了。”

  泾源县挂职县委书记汪成旺,是将科学养牛的“星火”带到宁夏贫困落后山区的第一人,在老乡们的记忆里,汪成旺常常带着个本子,一路调研,一路笔记。在看到乡村教师拿干馒头当午饭时,他就把兜里几百元钱塞给了对方;在得知小学女娃没钱治病时,他筹措资金帮助小女娃做手术。挂职期满离开的那天,数百名父老乡亲来为他送行。

  还有被山区群众亲切称为“闽宁友好使者”的林月婵,在闽宁对口扶贫的历史里,这位亲历“闽宁模式”发展的南国女子,先后40多次来到宁夏,递交过多份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和项目建议,送出去近百名山区女孩赴闽务工……

  十九载春夏秋冬,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珍珠一般,散落在宁夏山区村民的心间。

\

2013年10月22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前右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前右二)等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宁夏永宁县德龙10万亩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福建籍企业家陈德启(前左一)介绍情况。

 \

2013年10月23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左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右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崔波(后中)等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六盘山中学。

  一串串数字印证“闽宁模式”

  回顾闽宁对口扶贫的“账”,从1996年至今,福建向宁夏无偿援助2.43亿元,各对口帮扶市县(区)无偿投入累计达2.32亿元,社会各界捐助折款1.22亿元;帮扶宁夏贫困地区修建22.9万亩高标准梯田,改造危房危窑1900户,新建村级卫生室200个,援建希望小学96个,建设闽宁示范村124个,修建、完善了一批水利水保设施、农村电网、道路、广播电视、饮水工程等,并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基础设施,实施科技扶贫,推广旱地宝,发展菌草产业,使近50万群众受益⋯⋯

  一串串数字,记录了闽宁对口扶贫十九载的成果,也印证了“闽宁模式”的生命力。

  1996年,4万多西海固贫困地区的农民走出大山,建起了移民新村。但搬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搬出来的和仍在山区的农民从根本上富裕起来,成为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重要任务。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1997年闽宁对口协作扶贫第二次联席会议提出:福建作为菌草技术的发源地,要积极帮助宁夏运用这一技术发展菌草业。于是从那时开始,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先后派出15批205名技术人员到宁夏传授菌草扶贫技术,并分别在彭阳、原州、海原三县区和闽宁村建立食用菌示范点,发展菌草种植农户1万多户。

  在彭阳县长城塬村,由福建省投资245万元,带动当地投资1600万元的“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200多个智能温控室里的各种食用菇,年产量可达1千多吨。

  福建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林戎斌主任是食用菌专家,从土棚到日光温棚再到彩钢板恒温室,林戎斌不断探索创新,使食用菌生产成为彭阳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许多农户仅此一项就能每年增收3000元。

  移民翁海礼,是窑洞育菌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搬进移民村后,看准了菌菇产业的前景。“过去我有80亩地,干驼了背一年毛利才6000元。现在我只要3个窑洞,一年就有6000元纯利,我准备把周围的窑洞都承包过来。”

  光有政府的帮扶还不够,还要引入市场机制才能增强造血功能,更大程度上加快宁夏扶贫开发的步伐。1997年第二次联席会议时,习近平与当时在宁的11位闽商座谈,希望他们进一步发展,把福建的先进理念和好项目带到宁夏,动员更多的企业家到宁夏找市场,搞开发,结成联合体,共同发展。

  此时,来自福建的“全国种粮女标兵”林水英已经带着她的产业化理念在西吉1万多亩土地上,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起了稳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并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华林模式”。

  登上位于将台镇的华林蔬菜基地观景台,数百个设施大棚在阳光下蔚为壮观。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西红柿。“这个基地辐射西吉县4个乡镇36个村,很多都是生态移民村。附近村里的近万名务工人员每天乘坐公司大巴车上班,一年务工7个月,收益达15000元。”公司副总徐金国介绍。如今,华林公司已发展到7个生产基地,不仅帮扶援建了移民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千户以上的农民种植蔬菜2万多亩。“公司的愿景就是要把生态移民、设施农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十年就有大变化。”徐金国笑得很自豪。

  闽商严国圣在西吉投资建起了自己的“薯业帝国”,他生产的休闲食品每年消化马铃薯四万吨,成为西海固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本,带领西吉现代工业实现零的突破。

  厦门企业家姚迅带领团队来到泾源,建立起了苗木专业交易市场,并与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珍稀苗木育苗实验室,对六盘山上70多种濒临绝种的珍稀花木进行保护和繁育。

  潘文贤在隆德开办了第一家出口企业—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闽商们一群群赴宁投资,栖息在不同产业的链条顶端,引领走向,改变了西海固延续了千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很多闽商干脆定居宁夏,以产业项目帮扶为重点,扶持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促进了宁夏地区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强壮工业筋骨,还必须依靠园区平台。2010年,挂职干部林珍发、林超雄首次提出在西吉建设工业园区的设想,10月,他们各自背着10多公斤不同类型的马铃薯样品,开始了推销之旅。整整两个月,下车,推介,上车,再推介,最终动员了100多人到西吉考察。在西吉缺电少水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两位身家过亿的老总和林珍发、林超群啃着干馒头,开始筹划建设宁夏首个“闽宁产业园”。目前,园区里已经有9家企业入驻。

  2013年,“闽宁产业园”开始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电子信息、葡萄酒和配药产业等产业。“这两年,我们镇培养了近千名技术工人,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希望有些走出去的技术工人能够把观念、技术和市场带回来在镇上创业。”闽宁镇党委书记钱东说。

  随后,闽宁镇扶贫产业园,西吉、盐池、隆德闽宁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相继开工建设。

  回顾这19年,从最初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到科技扶贫再到造血式扶贫;从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到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闽宁协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和成果,成了“闽宁模式”最鲜活的注解。

  一系列变化解读“闽宁模式”

  发展农村经济、完成好生态移民工程是宁夏“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宁南8县是实施生态移民的主战场。

  走进宁夏同心县豫海镇南安社区,青砖院落宽敞大气,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一字排开,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线。这便是由福建南安市投入350万元援建的新居,这里不仅通水、通电、通路,还有配套的幼儿园、小学、活动中心和卫生室,移民每户只需花1万元就能住上54平方米的新房,彻底告别喝苦窖水、出行难、上学难的苦日子。

  泾源县六盘山镇集美村,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子不大,村广场却格外气派,文化墙、卫生室、村小学一应俱全,按标准建造的每户80平方米小院整齐划一。“我家原来在那边的山沟沟里。”指着远处的山峰,搬迁来的回族老汉马成虎告诉记者,自己在山谷中过了近70年,喝了70年的雨水。后来,厦门市集美区对口帮扶,拿出百万资金,让生活在大山中五个村360户居民搬迁出来。“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每天能洗上热水澡。”马成虎激动地说。而在村支书王为宁看来,集美区的对口帮扶,不仅仅是几百万的资金,更是一种来自发达地区的理念。在集美区的建议和支持下,集美村率先在全县推开了网格化管理,用电脑实现了村务信息化覆盖,还推动了村级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看病难也是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在由福建东山县帮扶援建的彭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楼里,新增了160张床位,床位总数达230张,医疗设施配套完善,不仅能满足全县25万名群众的看病需求,还可辐射到周边县(市)。由厦门援建的海原县中医院,床位由原来的100张增至160张,年收治病人能力由原来的3000人次增至5000人次以上,年接诊能力可达10万人次。

  消除贫困必须从源头抓起。贫困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水平、文化程度低造成的。在扶贫开发中,闽宁两省坚持“智力扶贫” 和“扶贫搬迁”两手抓,先后兴建、扩建学校186所,为宁夏代培研究生138名、帮助培训教师近1500人,帮助近四万名辍学儿童和数百名贫困大学生重返校园。

 \

援建学校学生。徐胜凯摄

  “哪座房子最漂亮?哪座就是我们的学堂。”在连江县援建的红蓝相间的盐池县第五小学,多媒体课件、触摸电教设备等一应俱全。学校90%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弟,以前的学校不是完小,孩子们读到三年级后就得到别处上学。如今,在这所新学校里,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完小学课程,而且师资雄厚,设施完善。如今福建援建的学校已遍布宁南8县。

  “闽宁模式”在19年的实践中,不但改变着贫困面貌,也不断刷新着宁夏贫困山区人民的思想。通过阳光培训和劳务对接,上万名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到福建务工赚钱学技术,不仅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也将更开放的理念带回到了大山。

  从离家去莆田新威电子有限公司上班,到几年后从西吉往福州输送务工人员,这一路,蒙忠鹏感概颇多,越来越想要回乡创业。2004年春节,带着在福建的所见所闻所学,蒙忠鹏回到了宁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从种马铃薯、开出租开始,2012年,他筹资了100多万办起了“小秋杂粮”,并注册了西吉县震湖鹏强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蒙忠鹏的专业合作社年加工杂粮1500吨,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2000多户农民。

  像蒙忠鹏同样的,还有创办专业养殖合作社的南国强、从福建挂职回来的将台镇党委书记戴华盛,深受福建干部影响的六盘山镇党委书记张青云等,则是宁夏南山区干部中“取经”开拓创新的代表。

  19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历史不会忘记发生在两省(区)跨越时空的“携手相伴”,人们不会忘记漫长岁月里两省区干部群众锲而不舍、守望相助的情谊。

上一篇:贵州:“大扶贫”决战“最贫困”
下一篇:住建部:2020年我国将力争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