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 如何实现不落一人?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经济建设 >
精准脱贫 如何实现不落一人?

——来自湖北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调查

2015-11-26 10:08:1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永平 冯华 程远州

  脱贫攻坚,湖北自我加压。到2019年,192万户、590万人全部脱贫,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家庭和个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注定是艰巨的任务。

  巍巍大别山,峰峦叠嶂。车行大山深处,越走路越险,崎岖难行。这里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差,贫困程度深。大山里的贫困,正是湖北扶贫的一个缩影。

  半个多世纪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响了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如今,精准脱贫、决战贫困,这里又打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战。

  路径怎么走?

  从瞄准区域到瞄准个体,一户一本脱贫账,分类施策拔穷根

  站在罗田县扶贫作战地图前,一个个贫困村被涂上暗红色,12.1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哪儿,赫然在目。

  何为“精准扶贫”?“不只是瞄准区域,更要瞄准个体,找准一家一户的脱贫路径。”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胡朝晖说。

  106个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察民情,探实情,一户一本精细台账,一个脱贫计划,贫困户的情况具体起来:

  潘家湾,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困村,贫困户72户,占到39%。村民王胜家,缺技术、缺资金。“满山是板栗,技术在隔壁”,他家里的栗树田,空苞率高,亩产不过百斤。

  老支书潘文龙,几年前儿子意外离世,儿媳改嫁,剩下他和老伴抚养上学的孙子、孙女,家庭一下陷入困境。

  罗田县扶贫办主任方锡康说,现在的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弱,靠普惠政策往往受益小,需要吃特惠政策“偏饭”;靠过去一招管用的办法难以奏效,需要分类扶持。

  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罗田扶贫从“千篇一律”转向“量身定做”,为12.1万贫困人口分类制定脱贫路径:

  ——产业扶贫“换穷业”。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扶贫到户能力工程,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发展产业脱贫。这部分贫困户占到60%—70%。

  ——易地搬迁“挪穷窝”。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生态搬迁脱贫。

  ——政策兜底“脱穷境”。对无业可扶、失能弱能的3万贫困人口,实施政策帮扶。

  找准穷因,扶贫项目更精准。林家坳村江仙香说,同样是扶贫羊,过去“跟风”养小尾寒羊,不服南方水土,天热都病死了;现在的本土山羊,得病少,长得快,价钱还不错。

  不只在罗田,大别山片区正积极探索精准脱贫新路径。

  方式怎么转?

  创新扶贫模式,更注重效益到户,让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

  转变扶贫方式并非易事。一些地方面临两难问题:把钱直接发给农民,小打小闹,难见效;如果扶持龙头企业,产业旺了,老板富了,却难带动贫困户。

  扶贫项目能不能精准到户?关键是模式创新。在罗田,黑山羊养殖创出一个精准扶贫新模式。

  “一斤黑山羊肉能卖50多元!”河铺镇槐树店村刘国池,早就眼馋这个产业,可贫困户养羊,钱从哪来,碰上疫情怎么办?

  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新模式应运而生:政策、银行提供贴息贷款,由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山羊,并全程技术保障,保险兜住网底,“政府+金融+保险+公司+农户”五位一体,实现多赢,贫困户紧紧粘在产业链上。

  “农民担心的问题,政府全想到了。”刘国池感叹,签了订单,市场不愁;每年两季防疫、6次驱虫,技术员定期上门;一旦发生疫情,保险公司保本,一只羊赔2500元。“保守算,10只母羊3年能产30只,年收入3万多元。”

  企业同样划算。湖北名羊公司领头人刘锦绣说,资金直接到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乡亲贫困户。

  模式不断完善,黑山羊成为罗田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今后3年,扶持1万户贫困户养殖黑山羊,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

  找准模式,也要选准产业。英山县政府联手润禾农业公司,政府主导、银行贷款、保险签约,茶乡鸡落户山区。“这个项目好在门槛低、风险小,依山养茶,依茶养鸡,贫困户毫不费力。”莲花尖村村支书柯城说。贫困户收益多大?公司董事长姜新虎算了笔账:一户养300只鸡,一年纯收入1万元。还有股权效益,贫困户每年可申购公司1000股,形成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大别山腹地孝昌县,探索另一种模式。产业扶贫基金的80%投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带农民脱贫。

  想点子、找路子,有的地方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有的地方鼓励贫困户“量化到户、股份合作”,抱团入股合作社。一个目的,就是让扶贫资源精准落到贫困户身上。

  钱从哪儿来?

  创新机制,资金整合,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

  2012年湖北将专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今年8月,出台贫困县扶贫资金整合政策,明确项目资金应统尽统。

  “这政策给了基层定心丸,扶贫不再撒胡椒面。”孝昌县扶贫办主任国华桥说。今年王林村实施整村推进,整合了财政、扶贫、交通等11个部门资金,共1242万元。统一规划,效益最大化。走进王林村,清澈的池塘倒映着蓝天白云,岸边依势建了观景凉亭,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这是贫困村吗?“连我们也想不到,五指攥成拳,穷村一年大变样。”孝昌县王林村村支书沈赫华说。

  在罗田,以政府专项投入为主体,3年时间,每年整合资金3亿元,集中用于精准扶贫。在英山,80%的扶贫资金用于精准扶持到村、到户。

  有了钱怎么用在“刀刃上”?

  湖北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说,湖北提出“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安排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80%扶持优势特色产业,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如何防止“跑冒滴漏”“扶强不扶弱”?湖北的做法是,联合立项、联合审批、联合验收,资金直达施工方;组织第三方对实施项目、拨付资金进行绩效考核,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把专项资金精准使用在扶贫上。

  英山县百丈河村,曾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贫困山村。整合资金,提高效益,解决了通电、通路等“卡脖子”问题,成为脱贫的“药引子”。村支书王金初说起规划:村里改建200亩有机茶园,让百丈河茶叶有自己的品牌;建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年收入可增加200万元……如今的百丈河,门前绕绿水,家家新楼房,一派新农村图景。

  责任咋落实?

  挂图作战,签军令状,不脱贫不收队

  湖北贫困县考核不再唯GDP,减贫人口数量成主要指标。

  在罗田,县里专门成立精准扶贫总指挥部,扶贫作战地图上,标明了帮扶措施、脱贫年限、责任人等准确信息。县、乡、村层层签订“竞进脱贫、决战决胜”军令状,106名优秀干部分赴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一村一个工作队、一户一个责任人,精准入户结对帮扶,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夏家铺村陈禾平想不到,7月30日,罗田县委书记汪柏坤,在老陈的贷款申请表上签下姓名,给他担保贷款。汪柏坤说:“如果农民贷不到款,脱贫就会推迟。县里号召万名干部为上万个贫困户担保贷款,帮助他们早一天脱贫致富。”

  “扶贫绝不是‘嘴上功夫’,挂图作战,这是公开的承诺,要下真功夫。”罗田三里畈镇党委书记陈建坦言,脱贫攻坚,镇干部“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确保帮扶到户。镇里拿出50万元资金,竞争性奖励扶持种草养羊和易地搬迁贫困户,对25平方米以上的新建羊舍,除县里补贴外,镇里再补5000元。

  工作队进村,脱贫路子宽了。孝昌县笔架村基础薄弱,扶贫工作队协调相关部门改造村道、改造危房;没有产业,工作队带村民走出去,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把专家请进来,传授经验。说起前景,支部书记刘柏成信心满满:“工作队来了后,村里成立茶叶、白木耳农民合作社,今后计划多种茶叶,再依托合作社,发展菌菇养殖。”

  在英山县,每个乡镇绘制一幅精准扶贫作战图,每个贫困户要有一个档案盒,将贫困户入户调查表、帮扶脱贫计划、干部帮扶情况、脱贫评估表等资料建档立卷。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一定三年不变,坚决“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撤队”。

  精准脱贫,千帆竞发。绿色大别山正迈向富裕大别山。

上一篇:广西书记探访贫困村:77岁村民与猪同处一室
下一篇:金融扶贫 投钱务求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