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 - 中国人权网
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会议 > 2000年以前 >
中瑞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

2014-11-25 15:50:49   来源:   
  中国人权研究会与瑞典隆德大学瓦伦堡人权学会合作,于1997年12月19日举办的中瑞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圆满结束。这是我国第一次就少数民族问题与外国学术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适应国际人权领域形势的发展,高举对话与合作旗帜,主动出击,影响和分化西方的一个具体举措。在国家民委、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外交部、统战部等有关单位的配合和支持下,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隆德大学瓦伦堡人权学会是瑞典重要的民间机构,其资金主要来自瑞外交部和瑞国际开发署。瑞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瑞典驻华公使瑞宁女士、瓦伦堡人权学会会长阿尔弗雷德松教授(此人曾在联合国秘书处和人权中心工作多年)等5人。中方参会的有,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周觉、国家民委副主任图道多吉和外交部、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省、区、市民委的负责同志共50人。

  会上,中方专家介绍了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情况,并专门介绍了西藏的人权和多民族聚居省云南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瑞方学者重点介绍了国际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演变、国际上对于人权特别是少数民族权利保护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做法,并就人权领域的其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双方围绕少数民族这个主题,就少数民族的界定、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立法特别是少数民族权益的特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对于瑞方人员提出的一些问题,我方代表以说理的方式,摆出了事实,表明了看法。如,当瑞方代表散发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对我国执行《消除一些形式种族歧视公约》情况报告的结论性意见,建议进行讨论时,我方代表对该结论性意见作了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就有关问题作了澄清和说明。瑞方代表在介绍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时,举了大赦国际和人权观察的例子,对此,我方代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大救国际和人权观察对华的偏见和不友好行为提出了批评。总的看,会议期间,有讲演,有讨论,有提问,有回答,双向交流,气氛活跃,体现了对话与合作的精神,效果较好。瑞典瓦伦堡人权学会会长阿尔弗雷德松教授在总结讲话时说:“中方有这么多人积极参加研讨会和参与讨论,我非常高兴。特别是中方代表高水平的演讲和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外方代表多听多看,增加对我少数民族情况的感性认识,会议除安排讲演、讨论外,还特意安排了参观项目。会议期间,组织外方专家和与会人员游览了彝族自治县的石林,参观了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和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我国目前建筑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中级法院),访问了民族村,观看了民族歌舞,并与少数民旅举行了联欢,气氛友好,热烈,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我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阿尔弗雷德松说:“石林、民族村、民族博物馆和昆明市法院,都很独特,给我们留下了积极的印象。”

  此次研讨会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气氛,较好地宣传了我国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方针、政策和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体现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主张对话、反对对抗的诚意和立场,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瑞典驻华公使表示,“我对中国作为东道主举办少数民族这一敏感问题的研讨会表示敬意,我们重视对话、合作,这次研讨会就是对话和合作的表现,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阿尔弗雷德松说:“由于两国环境和条件非常不同,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是一个很困难、很复杂的研讨主题,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瑞典好,中方为我们提供了信息和材料。我以前参加过不少研讨会,从对话角度和对话中提出的问题看,这次研讨会质量很高,我代表瓦伦堡人权学会表示满意,并愿意与中国人权研究会继续合作,参加更多的此类活动。”瑞典学者托马谢夫斯基教授说:“你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你们的回答也很好,使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中国处理民族问题开了很好的处方,处方执行情况也好。我回去后将作介绍。”

上一篇:《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国人权理论研讨会
下一篇:评美国《人权报告》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