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图书 > 2000年以前 >

《西方人权学说》(下)

  • 作  者:沈宗灵 黄楠森
  • 译  者: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4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权研究资料丛书》中的一本。

  二战后,由于全世界民主和平要求的高涨和西方国家群众运动的推动,也出于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需要,西方人权学说在二战后有了重大的发展。有关人权问题的著作、文章大量出版。

  为了给研究者、教学者、宣传者等提供关于西方人权学说的基本资料,全书汇编了从二战后出版的西方有关人权学说的论文或著作中所选的资料,连同编者一篇论文(导论),共30篇。其中23篇是从原著中摘译的,六篇是从已有的中译文中选出的。每篇材料在译文前都附有编译者撰写的该文提要。另外,根据主要内容的不同,本书还将资料分为六类,使之条理化:(1)综论;(2)人权的概念;(3)人权的分类;(4)人权与国家、自由、平等;(5)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人权外交;(6)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念。

  关于战后西方人权学说的演变和特点,本书主编沈宗灵在“导论”中将其概括为七点:

  第一,人权的地位大大提高,人权学说也随之迅速发展。

  第二,人权的思想基础,除继承和改造传统的自然法学说和功利主义外,又增加了从自然法思想演变而来的抽象的正义论和人本主义。

  第三,人权的内容已从传统的防止和反对国家暴政愈益转向要求国家提供福利,也即从消极的、静态的人权观念转向积极的、动态的人权观念。

  第四,人权的核心思想已从自由权向平等权倾斜,从17-18世纪的权利宣言与战后联合国的人权宣言和人权公约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这一演变。

  第五,面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人权思想的挑战,西方人权学说内部围绕以下问题的争论愈益发展,即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是否属于人权,是否有集体人权;什么意义上的集体人权?是否承认发展权,等等。

  第六,人权的国际保护已成为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领域中的一个客观事实,多数西方人权学说企图限制和修改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第七,人权已日益成为西方国家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论证“人权外交”与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的一致性也成为西方人权学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简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