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出版物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01-10 16:36:17来源:人权蓝皮书(2023)作者:李君如 常健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李君如 常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就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背景下,通过加强党对人权事业的领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新人权理论、持续改革不利于人权实现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人权法治化、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斗争,促进中国人权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权事业

  2022年,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2022年2月25日下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在充分肯定过去10年“人权得到更好保障”的同时,要求“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促进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全面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人权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确定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要求,对中国人权事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组成部分的中国人权事业,事关十四亿人口的人权保障,同样具有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一方面必须继续努力,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为人权保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人权的保障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限制,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好高骛远;需要继续保持历史耐心,不可操之过急;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面对仍然较大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人权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保障低收入人口的权利,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各项人权。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不仅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而且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价值追求,它要求全面尊重和保障各项人权。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权利需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思想文化、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建设,全面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全方位提升各项人权保障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从人权角度来说,它要求人权事业发展在保障和促进发展权的同时,加强对环境权利的保障,促进人权享有的代际公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要求与各国携手合作,维护全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环境权,促进全球人权治理沿着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高质量发展”,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以人权的高质量保障为导向和约束,另一方面也要求促进人权保障水平的全面高质量提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人权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权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此,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保障经济和社会权利的目标和措施,其中包括: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完善分配制度,保障经济平等权利;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升工作权利保障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权利的保障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健康权保障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受教育权保障水平。

  第二,高质量保障政治权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未来五年目标设定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具体措施包括: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第三,高质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对公民自由权利提出了更高的保障要求和一系列具体的保障举措。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求“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要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平安中国建设过程中,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求“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第四,高质量保障环境权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第五,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五年目标之一,并特别强调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要求包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新人权理论

  实现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全面发展,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人权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出了“七个坚持”,它对中国人权理论的创新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人权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作者简介:李君如,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健,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