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

2023-12-08 14:00:28来源:中国人权网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中国人权研究会12月4日在京举行“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精神、影响意义和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在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丰富世界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12月4日在京举行。图为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伟作大会发言。(刘健 摄)

  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伟作大会发言。

  以下内容通过速记稿整理:

  非常感谢中国人权研究会为全球化智库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全球化智库是2008年创建的,一直秉承着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这一宗旨开展智库工作。这些年,在做好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的同时,在智库对外交往中把更多的力量用在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这个方向上。

  全球化智库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机构,这1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只是在中国人权故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可能还很不成熟。我想先举两个例子,再谈一下我们自己做的一些思考。

  今年6月举办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上,全球化智库安排了外籍研究员明竹(音)女士做了一个专题发言,并接受了媒体专访,媒体记者问了四个问题,明竹是这样回答的。

  第一个问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有何贡献?

  明竹回答:“一带一路”是一项富有变革性和远见卓识的倡议,当前中国在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很大成功,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一直被美国等发达国家教育,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应遵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从而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国情,一味模仿西方,这是一场灾难。现在许多国家发现自己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改善民生,中国倡议正好帮助这些国家走上一条务实的能够解决本国人民实际需求的道路。今年是《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这一历史性的宣言强调,发展权是基本人权,人权具有现实性,人权不仅是投票选举,而是让人民过上更安全、更满意、更幸福的生活,拥有更多全面的发展机会,以此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是对《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所提倡的人权观念的实践。

  记者又问:根据您的观察,中国是如何推动本国人权进步的?

  明竹回答:我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近8年时间,我去过中国很多省份,亲自到访过很多在5年前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乡村,今天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中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取得过的成就。首先,中国的举措是更务实,中国的见解十分精准独到,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精准地研究每一个县、每一个角落独一无二的优势,研究他们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并将之创造性地融入到脱贫的解决方案之中。其次,中国运用创造性思维推动人类的发展,而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西方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价值理念,所有国家应该遵循这种机制,这对于解决人类实际问题于事无补,中国的实践是借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范例。

  记者再问:相比于西方国家务实和平等是中国人权实践的特点吗?

  明竹回答:的确如此,美国是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但其财政预算的优先考虑并不是如何消除贫困和不平等,虽然中国的人均GDP还没有达到美国的水平,但中国将消除贫困放在第一位,究其原因是两国执政理念的不同,中国认为贫困和权益的不平等最终将影响到每个人,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必须提升所有成员的福祉。

  记者还问:当前推动国际人权合作有哪些优先事项,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明竹回答:首先,搭建能够容纳多元观点的平台,面对同样的挑战,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因此全球人权治理需要民主化、需要兼容性的对策。其次,应注重务实合作,虽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许多国家都同样面临着实现发展权的挑战,在务实合作方面全球发展倡议是一个杰出的范例,它能够帮助国家应对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升发展能力。在霸权主义思维模式下,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不同国家和文明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作为命运与共的人类,只要我们愿意站在别人的处境为他人着想,即使我们不同,但我们仍然能够相互信任,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这些话就是一个90后的巴基斯坦女性学者她所讲的中国人权的故事。她在中国生活了8年,她的回答除了对中国的好感,还有她作为一个外国人、作为一个智库学者这些年来对中国的深入观察,对中国发展逻辑的深度思考,她说出的这些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从自己的经历谈起,先摆事实再讲道理,所以容易让喜欢摆事实的人接受、容易让讲道理的人信服。

  人之交贵以真,她有感而发,别人也容易共情,这是社会层面的一个课题,我们也在尝试用在讲好中国的人权故事上。

  智库进行的国际交往活动,交往对象多是政策界、战略界、智库界、企业界的人士,虽然有很多人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但理性思考者居多。面对经常遇到的质疑甚至指责,摆出事实与数据,往往比单纯的观点陈述更有说服力。不卑不亢讲述中国的人权故事,实际是讲述中国的发展故事、讲述中国的扶贫故事、讲述中国的共同富裕故事。

  再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全球化智库王辉耀理事长今年11月出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举办的2023中非论坛的时候,这个论坛的主题是“聚焦‘非洲世纪’的中国:增长、绿色、治理与全球化”,这个话题也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王辉耀理事长讲话中,除了列举“一带一路”倡议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提出10周年以来,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也列举了中国企业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在埃塞俄比亚的工厂,不仅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埃塞俄比亚人的收入,同时还培养了大量掌握技术的熟练工人,从而在根本上为当地赋能,被该国授予“工业之父”的称号。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是帮助这个国家数千人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这也是我们国家我们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国的企业在海外能帮助别的国家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很多发展中国家提起这些事情和案例都会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和很深的记忆。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结构性大变局的今天,在欧洲与中东重新燃起战火难以回归和平的当下,智库作为二轨外交、民心互动的一支力量,通过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的方式有了更多可以自信表达、有严密逻辑并且可以为国际社会所接纳的话题和内容。中国在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故事,是有大量数据支撑和案例支撑的。习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促进全球人权在安全、发展和文明多样性具体议题上的中国方案,为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智库可以通过外国同行可以理解的“三大全球倡议”的内在逻辑,找到全球人权治理中国方案的叙事方式。

  在探索讲好中国人权故事的同时,全球化智库也需要系统性地认真进行理论学习,找到提升智库二轨外交与民间交往的创新性。

  一是要准确了解当代中国人权观的深切内涵、实践成就、全球贡献,当代中国人权观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权事业发展的全新认识和整体把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丰富智慧。

  二是要用好“两个结合”,在讲好中国人权故事上注重创新。当代中国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硕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人权事业探索中创造的实践硕果,也是兼收并蓄人类先进人权思想的文明硕果。“两个结合”为智库做好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叙事中讲好中国人权故事,打开了实践创新自信表达的广阔空间,也有助于在当代中国人权观应用与融入我们的专题研究、融入我们在巴黎和平论坛、慕尼黑安全峰会参与相关议题的对外交往实践中。

  三是要用好品牌活动。今年以来,我们注重在服贸会、进博会、数贸会主办、承办国际论坛,策划相关议题中,在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举办有关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女性事业等专题活动的具体工作中,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与发展成就,我们带领国际青年领袖前往北京市民主党派大楼、前往北京市政协、北京市人大了解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接待了美国政界青年代表团,增进他们对中国当代国情的了解,这些工作都为讲好中国人权故事,为夯实当代中国人权观对外传播的可信度与亲和力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打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