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涛 汪习根 许先春共同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2022-01-19 16:18:36来源:中国人权网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问题6

  澳门月刊:我记得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有一个标识写的是“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今年是中国第一个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发布30周年,想请各位专家介绍一下它的历史贡献,以及和今天这本《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有什么样的关联和价值。谢谢!

  孟庆涛:“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您提的问题是两个,我先回答第一个。

  关于《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是在1991年11月1号发表的。如果大家看过历史资料的话,会知道这部白皮书的通过是经过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首肯和支持之下发布的。到目前为止,它在中国政府发布的所有白皮书中字数是最多的,有3万多字,国务院新闻办后来发的人权白皮书的字数一般是在1万6千字左右。

  从我个人来看,这部白皮书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两点:

  第一个是思想解放的意义。30年前,“人权”在中国是非常敏感的一个词汇,甚至有些时候会被当作“资产阶级”的一个概念来对待,当时还是一个政治上的禁区,没有把“人权”这个概念正当化,发表的学术文章也很少。我能够搜到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的以“人权”为关键词的文章非常少。在90年代,第一部人权白皮书通过之后出现了一个研究高峰。从此以后,学术界可以大大方方地研究人权,对社会当中出现的人权状况提出改进的建议甚至批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这个白皮书的发表,除了向外界传递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权的基本态度、关于人权的基本认识理念,让外界了解中国的人权状况之外,对中国内部所有人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是实践上的意义。从第一个人权白皮书通过到现在,中国通过的专门的人权白皮书以及和人权有关的白皮书,比如说涉及到外太空(航天)、核安全的白皮书,涉及到西藏、新疆等等的白皮书,这些全都算上的话超过了一百部。这些白皮书是对社会现实的一个描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演进过程。

  汪习根:刚才谈到的“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人权论述的金句。作为一个学者,我想表达三点看法:

  第一,从逻辑起点来看,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低层次的生存权利,而是立足于在新的时代,中国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

  第二,从人权主体来看,“人权”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停留于形式上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权益,为每个人真实可感、可知、可享,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之中可以消费的一种对象和资源。所以,它融入到了幸福生活之中,生活幸不幸福是判断人权状态好坏的关键标准。

  第三,从具体内容来讲,在保障最起码的物质权利、文化权利……这些基本权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展到民主方面的权利、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基于法治的权利、公平正义的权利、安全权和环境权六个方面等新的权利。

  许先春:我再补充一下。“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是这本书的核心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是我国人权事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金句,比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人权问题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都显示了我们党对人权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我们还发表了一系列跟它相关的白皮书,比如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这些白皮书都体现了我们党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通过刚才大家说的,我们能够感觉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本书里面,核心就是一再展现了我们党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

  刚才大家讨论关注比较多的问题恰好是这本书里面重点突出的问题。比如这本书的第五个专题“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特地增加的一个专题, 特别是把疫情防控以来的实践放在这个专题里。第七个专题“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这也是党中央始终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且这几年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本书里面的九个专题很多都是这几年我们党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以及新的思想观念,都汇集到这本书里面了。

  (以上内容根据速记稿整理)

打印|